五脏脉诊

浏览 1569

平按:此篇自“肝脉弦”至“是谓五脏脉”,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二①《宣明五气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经脉》上篇。自“平心脉来”至“肾死”,见《素问》卷五第十八《平人气象论篇》,《甲乙》同上。自“岐伯曰:心脉揣坚而长”至“身寒有痹”,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中、下篇。自“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至“调其甘药”,见《灵枢》卷一第四《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病形脉诊》下篇。自“肝满肾满”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八《大奇论篇》。自“肝满肾满”至“偏枯”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八。自“心脉满大”至末,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经脉》下篇。

①“卷二十三”,萧氏原作“卷二十二”,据《素问》改。

肝脉弦,心脉勾,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脉。

肝、心、脾三脉,《素问》、《九卷》上下更无别名。肺脉称毛,又名浮,肾脉称石,又名营,是五脉同异。若随事比类,名乃众多也。

平按:《素问》“肝脉”上,有“五脏应象”四字;“五脏”下有“之”字。《甲乙》无“是谓五脏脉”五字。

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心脉,夏脉也。

夏日万物荣华,故其脉来,累累如连珠,以手按之,如循琅玕之珠,以为平和之脉也。而称勾者,曲也,珠连高下,不如弦直,故曰勾也。

平按:《素问》“平心脉”上,有“夫”字。《甲乙》无“平”字;“曰心平”作“曰平”。

夏以胃气为本;

胃为五脏资粮,故五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也。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病心脉来,动如人喘息连属,然指下微觉曲行,是谓心之病脉者也。

平按:《甲乙》无“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十字;“喘喘”作“累累”;“曰心病”作“曰病”,下同。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勾,曰心死。

心脉来时,按之指下觉初曲后直,如操带勾前曲后直,曰心死脉。居,直也。

平按:《甲乙》无“死心脉来”四字;“前曲”作“前钩”;“曰心死”作“曰死”,下同。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

厌,伊叶反。聂,尼□反。厌厌聂聂,如人以手按已落榆荚,得之指下者,曰肺平脉也。

平按:《甲乙》“平肺脉来”作“肺脉来”;“落榆荚”作“循榆叶”;“曰肺平”作“曰平”;无“秋以胃气为本“六字。

病肺脉来,不下不上,如循鸡羽,曰肺病;

按于毛脉,如人以手摩循鸡翘之羽得于心者,以为肺之病脉也。

平按:《甲乙》无“病肺脉来”四字。“不下不上”《素问》作“不上不下”,《甲乙》同。

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之吹毛,曰肺死。

脉之动也,如芥叶之浮于水,若轻毛而逐风移,如斯得者,曰死脉者也。夫五色有形,目见为易;五声无形,耳知为难;五脉之动,非耳目所辨,斯最微妙,唯可取动指下以譬喻之,亦得在于神,不可以事推之也。

平按:《甲乙》无“死肺脉来”四字。《素问》“吹”上无“之”字,《甲乙》同。注“以譬喻之,亦得在于神”,“之亦”二字,原钞作“亦知”二字。

平按:“亦知”恐系“之亦”二字颠倒,谨拟作“之亦”,“之”字属上句读。

平肝脉来,濡弱招招,如揭长竿,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

揭,奇哲反,高举也。肝之弦脉,独如琴瑟调和之弦,不缓不急,又如人高举行竿之梢,招招劲而且耎,此为平也。

平按:《甲乙》“肝脉”上无“平”字。《素问》“濡”作“耎”;“竿”下有“末梢”二字,《甲乙》同,无“春以胃气为本”六字。

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

盈,满实也。肝气实滑,如循长竿,少于胃气,故肝有病也。

平按:《甲乙》无“病肝脉来”四字。

死肝脉来,急而益劲,如新张弦,曰肝死。

肝真脏脉来,劲急犹如新张琴瑟之弦,无有濡弱,是无胃气,故为死候也。

平按:《甲乙》无“死肝脉来”四字。《素问》“弦”上有“弓”字,《甲乙》同。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

按脾脉和柔,胃气也。相离中间空者,代也,如鸡行践地迹中间空也。中间代者,善不见也。

平按:《甲乙》“脾脉”上无“平”字;“曰”下无“脾”字;无“长夏以胃气为本”七字。“脉”下,袁刻脱“来”字。

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实而盈数,如鸡之举足爪聚,中间不空,聚而恶见,比之无代,故是脾病也。

平按:《甲乙》无“病脾脉来”四字;“曰”下无“脾”字。

死脾脉来,坚兑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水之流,如屋之漏,曰脾死。

按脾脉来,坚尖聚兑而不相离,上触人指,如鸟喙,如水流动,如屋漏之滴人指,脾脉死候也。

平按:《甲乙》无“死脾脉来”四字;“坚兑”《素问》作“锐坚”。“鸟之喙”《素问》、《甲乙》“鸟”作“乌”,《千金》作鸡。“如屋之漏”《素问》、《甲乙》在“如水之流”上。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

旬,平也。手下坚实而平,此为石脉之形,故为平也。有本为揣揣果果之也。

平按:《甲乙》“肾脉”上无“平”字。“如旬”《素问》作“如钩”,《甲乙》同。“曰”下,《甲乙》无“肾”字,无“冬以胃气为本”六字。

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

肾之病脉,按之如按引葛,逐指而下也。益坚,始终坚者。是谓肾平。初耎后坚,故是肾病也。

平按:《甲乙》无“病肾脉”三字;“曰”下无“肾”字。

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肾之石脉来,指下如索,一头击之,彼头控之,索夺而去,如以弹石弹指辟辟之状,是肾之死脉候也。

平按:《甲乙》无“死肾脉来”四字;“曰”下无“肾”字。“发”字,袁刻脱。

岐伯曰:心脉揣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揣,动也。长,谓寸口脉长一寸也。此为心脉盛动坚。心脉上至舌下,故盛动坚,舌卷不能言。

平按:《素问》、《甲乙》无“岐伯曰”三字。“揣”《素问》作“搏”,下同。《甲乙》无“当”字。

其耎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动而坚者病舌卷,耎而散者病消渴,以有胃气,故自已,由手少阴贯肾络肺系舌本故也。

平按:《甲乙》“当”作“病”。《素问》“消渴”作“消环”,新校正云:“《甲乙》环作渴。”

肺脉揣坚而长,当病唾血;

肺脉浮短,今动坚长,知血络盛伤,故唾血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

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

以肺气虚,故脉耎散也。虚故腠理相逐,汗出如灌,至令不复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素问》“至令”作“至今”。

肝脉揣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善喘;

肝脉耎而弦,今动坚而长,其色又不相应者,是人当有坠伤,坠伤损血在胁下,又令喜喘故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素问》、《甲乙》“善喘”作“喘逆”。

若耎而散者,其色泽,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

易,音亦。若脉耎散,色又光泽者,当因大渴暴饮,水溢肠胃之外,易入肌皮之中,名曰溢饮之病也。

平按:“若耎而散者①,其色泽”《素问》、《甲乙》作“其耎而散,色泽者”。《甲乙》“暴渴”作“渴渴”;“易”作“溢”。

①“者”字,萧氏脱。今据以上经文补。

胃脉揣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

胃脉耎弱,今动坚长,又他色来克,当病折髀,以足阳明脉行髀故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

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膑痛。

胃虚不消水谷,故食积胃中,为痹而痛。又脉行膝,故病膝膑痛。膑,膝端骨也。

平按:《素问》无“膑痛”二字。《甲乙》无“当”字,“膑痛”作“痛髀”。

脾脉揣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

脾脉耎弱,今动坚长,虽得本色,以其阳虚,故病少气。

平按:《甲乙》无“当”字。注“阳虚”,袁刻作“阳盛”。

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

足太阴脉循胻,故脾虚色不泽者,胻肿若水之状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

肾脉揣坚而长,其色黄而赤,当病折腰;

肾脉沉石,今动坚长,黄色贼邪及赤色微邪来克,故病腰痛,以足少阴脉营腰故也。

平按:《素问》“赤”下有“者”字,《甲乙》有“者”字,无“当”字。

其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

阴盛太阳气虚,故少血。得之在久,至今不复也。

平按:《甲乙》无“当”字;“今”作“令”。“以”下,《素问》有“帝曰:论得心脉”至“以其胜治之愈也”百六十七字,新校正云:“此一段,全元起本在《汤液篇》。”据此,则本书无此一段,与全元起本同。

黄帝问于岐伯曰: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其病发于五脏,有伤其候五色,何以知其久病、新暴之别?

平按:《素问》“黄帝问于岐伯曰”作“帝曰”,“曰”下有“有”字,“伤”下有“脉”字。《甲乙》无此一段。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故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

邪始入于五脉,故脉小,未甚伤于血气,故部内五色不夺,是知新病。

平按:《素问》“故”作“征”,下同。《甲乙》无“岐伯”至“故其”十一字。

故其脉不夺,其色夺者,久病也。

脉为其本,色为标也,本受邪气已,方受与标,故脉本不夺,色甚夺者,知是久病。

平按:《甲乙》无“故”字及二“其”字。

故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内之五脉,外之五色,二俱夺者,知病已成在久。

平按:《甲乙》无“故其”二字;“久”上无“此”字。

故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人之有病,五脉五色二俱不夺者,其病未行血气,故知新病也。

平按:《甲乙》无“故其”二字。

故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击伤不见血,见血而湿若水中也。

弦石俱至而色见青赤,其人当病被击内伤。其伤见色,故青赤也。若被击出血,血湿若居水中者,此为候也。

平按:《素问》、《甲乙》“肝”上无“故”字;“见血而湿”作“已见血湿”。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

从关至尺泽为尺也。季胁之部当在尺中央两傍,不在尺外两傍,季胁有病当见此处。

尺外以候肾,

尺中两傍之外,以候两肾之有病,当见此部也。

尺里以候腹中,

自尺内两中间,总候腹中。

跗上以候胸中,

“跗”当为“肤”,古通用字,故为“跗”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

平按:《素问》作“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甲乙》同。

前候前,后候后。

当此尺里跗前,以候胸腹之前,跗后以候背后。

平按:《素问》、《甲乙》作“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跗上,鬲上也;

当尺里跗上皮肤,以候膈上也。一曰“竟上”,疑错。

鬲下者,腹中事也。

当尺里肤上以下,以为鬲下之分,即腹中事。

平按:“附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素问》作“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甲乙》同,惟“胫”下无“足”字。

粗发者,阴不足,阳大有余,为热中,跗之下也。

尺之皮肤文理粗发者,是阴衰阳盛,热气薰肤,致使皮肤粗起,故为热中。

平按:《素问》“粗发”作“粗大”;“阳”下无“大”字;“热中”下无“跗之下”三字。《甲乙》同。

来疾去徐者,上实下虚,为厥癫疾;

来疾阳盛,故上实也。去徐阴虚,故下虚也。上实下虚,所以发癫疾也。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

上虚受风,故恶风也。

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

沉细皆阴,故沉细数,少阴厥逆。

平按:《素问》、《甲乙》“有”上,有“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九字;“俱”上,有“脉”字。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

沉细,阴也。散,为阳。故病寒热也。

浮而散者,为眴仆。

眴,玄遍反,目摇。

诸浮而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右躁者在左手;

浮躁皆阳,故在阳则为热也。诸阳络脉,左者络右,右者络左,故其躁而病,本在左手也。

平按:“而躁”《素问》作“不躁”,《甲乙》作“而不躁”。“右躁”《素问》、《甲乙》作“有躁”;“手”上均无“左”字。

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

细之与沉,皆是阴脉,主于骨痛。

其有静者在足。

其脉沉细仍静者,在足骨痛也。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溏泄及便脓血。

三动已去称数,数动一代息者,阳脉虚也。故数动一息,即是阴实阳虚,故溏泄便脓血也。

平按:《素问》“脉”下无“溏”字,有“也”字;《甲乙》有“也”字,无“溏泄及便脓血”六字。注“三动”,袁刻作“三阳”。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

阳气有余称过,阳过之脉应浮而滑,更涩者,以其阳气太盛,故极反成涩。

平按:《甲乙》无“诸过者切之”五字;“涩”上有“其”字。

滑者阴气有余也;

阴脉沉涩,今反滑者,以阴过极,反成滑也。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

阳盛有余,极反为阴,外闭腠理,故汗不出,其身热也。

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

阴气有余,极反为阳,外开腠理,故汗多出,其身寒也。

平按:“身寒”下,《素问》有“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九字。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有热。

五脏为内,阴也。六腑为外,阳也。用针者欲泻阴补阳,即推而外也,而内实难泻,即内而不外,故知心腹病积也。欲泻阳补阴,即推而内之也,而外实难泻,即外而不内,故知外有热。

平按:“有热”《素问》作“身有热也”,《甲乙》作“中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凊;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者,头项痛。

上为头项,下为腰足。推下向上,气不能下,故知腰足冷也。推上向下,气不能上,故知头项痛也。

平按:《素问》“凊”作“清”,《甲乙》同。“上而不下”《甲乙》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寒有痹。

脉之沉细,按之至骨,少得其气,即知有寒,腰脊为痛,身寒痹也。

平按:《素问》“身”下无“寒”字,《甲乙》同。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请问五脏之脉,各有六变,以候病形。

岐伯曰:臣请言五脏之变病也。心脉急甚者为瘛;

心脉钩,脉缓、大、滑等三变为热,阳也;急、小、涩等三变为寒,阴也。夏时诊得心脉如新张弦急甚者,寒也,筋脉急痛以为瘛也。下言急者,皆如弦急,非急疾也。

平按:“变病”《素问》作“病变”。《甲乙》无“臣请言五脏之变病也”九字。“瘛”下,《素问》、《甲乙》有“疭”字。

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

其心脉来,如弦微急,即脉微弦急,心微寒,故心痛引背心输而痛,胸下寒,咽中不下食也。

缓甚为狂笑;

心脉缓甚者,缓为阳也,缓甚热甚也,热甚在心,故发狂多笑。

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①,时唾血。

心脉微缓,即知心下热聚,以为伏梁之病,大如人臂,从脐上至于心,伏在心下,下至于脐,如彼桥梁,故曰伏梁。其气上下行来,冲心有伤,故时唾血。

平按:“时”上,《灵枢》有“行”字,《甲乙》有“行有”二字。

①“行”,萧本原脱。今据仁和寺本补。

大甚为喉吤;

心脉至气甚,气上冲于喉咽,故使喉中吤吤而鸣也。吤,古介反。

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

心脉微盛,发风湿之气,冲心为痹痛,痛后引背输及引目系,故喜泪出也。

平按:《甲乙》“泪”下无“出”字。

小甚为善哕,

小为阴也,小甚,心之气血皆少,心气寒也。心气寒甚,则胃咽气有聚散,故为哕也。哕,于月反。

微小为消瘅。

小而不盛曰微。小者,阴也。心气内热而有寒来击,遂内热更甚,发为消瘅。瘅,热也。内热消瘦,故曰消瘅。瘅,音丹。

滑甚为善渴;

滑,阳也。阳气内盛,则中热喜渴也。

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

阳气盛,内有微热冲心之阴,遂发为心疝,痛引少腹肠鸣者也。

涩甚为瘖;

涩,阴也。涩者,血多气少。心主于舌,心脉血盛上冲于舌,故瘖不能言也。

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

微涩,血微盛也。血微盛者,溢于鼻口而出,故曰血溢。维厥,血盛阳维脉厥也。阳维上冲则上实下虚,故为耳鸣癫疾。

肺脉急,为癫疾;

肺脉毛,脉有弦急,是为冷气上冲,阳瞋发热在上,上实下虚,故为癫疾。

平按:“急”下,《灵枢》、《甲乙》有“甚”字。

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宿肉不通。

肺以恶寒弦急,即是有寒乘肺,肺阳与寒交战,则二俱作病,为肺寒热也。肺病不行于气,身体怠惰。肺得寒,故发咳。咳甚伤中,故唾血。咳复引腰背输而痛。肺病出气壅塞,因即鼻中生于宿肉也。

平按:“宿”《素问》、《甲乙》作“息”。

缓甚为多汗;

缓为阳也,肺得热气,外开腠理,故为多汗。

微缓为痿,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肺脉行于两手,肺得于热,故手痿缓。又肺脉不上于头,故肺之热开腠,自头以下漏风汗不止也。

平按:“漏风”《灵枢》作“瘘偏风”,《甲乙》同,“止”上无“可”字。

大甚为胫肿;

肺气甚,故曰肺大甚也。肺脉手太阴与足太阴相通,足太阴行胫,故肺气热甚,上实下虚,故为胫肿也。

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

肺气微大,又得秋时寒气,故发为痹痛,前引胸,后引背输。以是阴病,故引胸背,起不用见日光也。恶,焉故反。

平按:《灵枢》、《甲乙》“日”下有“光”字。

小甚为泄,

肺之气血小甚,即是气寒,即是胃气甚,不消水谷,故泄利矣。

微小为消瘅。

肠肺之气血微小也。虚寒伤肺,反为热病,消肌肉也。

滑甚为息贲上气,

滑甚,阳气盛也。阳盛击阴为积,左右箱近膈,犹如覆杯,令人上气喘息,故曰息贲。贲,膈也,音奔。

微滑为上下出血。

阳气微盛则内伤络脉,络脉伤则上下出血,阳络伤则上衄血,阴络伤则下泄血也。

涩甚为欧血;

气为阳也,血为阴也,涩为阳也,今得涩脉,即知血盛冲于肺腑阳络,阳络伤便欧血也。

平按:“欧”《灵枢》、《甲乙》作“呕”。

微涩为鼠瘘,在颈支掖①之间,下不胜其上,其能喜酸。

微涩,血微盛也。血微盛者,循肺腑手阳明脉上胫为瘘,又循肺手太阴脉下支掖之间为瘘,其脉下虚不胜上实,金实遂欲克木,为味故喜酸也。

平按:“其能喜酸”《灵枢》作“其应善痠矣”,《甲乙》作“甚能善酸”。

①“掖”,萧本原作“腋”,仁和寺本作“掖”。《太素》中此字多作“掖”,故依仁和寺本复其原貌。注同。

肝脉急甚为恶言;

诊得弦脉急者,是寒气来乘于肝,魂神烦乱,故恶出言语也。

平按:《灵枢》“甚”下有“者”字。《甲乙》注云:“恶言,一作忘言。”

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肝脉微急是肝受寒气,积在左胁之下,状若覆杯,名曰肥气。

缓甚为喜欧,

缓甚者,肝热气冲咽,故喜欧也。

平按:“喜欧”《灵枢》、《甲乙》作“善呕”。

微缓为水、瘕、痹也。

阳气微热,肝气壅塞,饮溢为水,或结为瘕,或聚为痹。

大甚为内痈,善欧衄;

大甚气盛,热气结为内痈也。肝气上逆,故喜欧喜衄。

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少腹。

微大,少阳微盛击肝,乃为阴病肝痹者也。阴寒故筋缩,又发肝咳,循厥阴下引少腹痛。

平按:“阴缩”,“阴”字原钞脱,谨据《灵枢》、《甲乙》补入,袁刻作“筋缩”,据注应作“筋缩”。

小甚为多饮,

肝脉小甚,是为气血皆少,故渴而多饮也。

微小为消瘅。

微小气血俱少,有寒气冲肝气,遂发热为瘅,消肌肉。

滑甚为颓疝,

滑甚,少阳气盛也。少阳气盛则肝虚不足,发为颓疝,丈夫小腹中为块,下冲阴痛。

平按:“颓”《灵枢》作“□”,《甲乙》作“□”。

微滑为遗溺。

阳气微盛,阴虚不禁,故为遗寒也。

平按:注“寒”,依经文应作“溺”。

涩甚为溢饮,

肝脉涩者,肝气血多寒也。肝血多而寒,不得泄,溢入肠胃皮肤之外,故为溢饮也。

微涩为瘛挛筋。

微涩,血多而寒,即厥阴筋寒,故瘛急而挛也。

平按:《灵枢》“筋”下有“痹”字。《甲乙》“瘛”作“瘈疭”。

脾脉急甚为瘛疭;

诊得代脉急甚,多寒为病,手足引牵来去,故曰瘛疭也。

平按:《甲乙》“瘛”作“瘈”。

微急为鬲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微急者,微寒也。脾气微寒,即脾胃中冷,故食入还欧出,大便沃冷沫也。鬲中当咽,冷不受食也。

平按:“鬲”《灵枢》作“膈”。注“即”,袁刻作“则”。

缓甚为痿厥;

缓甚者,脾中虚热也。脾中主营四肢,脾气热不营,故曰四肢痿弱。厥,逆冷也。

微缓为风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微缓,脾中微热也。脾中有热受风,营其四肢,令其痿弱不用。风不入心,故心慧然明了,安若无病。

平按:“支”《灵枢》、《甲乙》作“肢”。

大甚为击仆;

脾脉大甚,是脾气盛血里,当是被击,或是倒仆有伤,故发此候。

微大为疝气,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脾气微大,即知阴气内盛为疝,大腹里脓血,在肠胃之外也。

小甚为寒热,

脾脉小甚,气血皆少,是病诸寒热病也。

微小为消瘅。

微小气血俱少,故多内热,热消肌肉也。

滑甚为颓□,

滑甚者,阳气盛热也。阴气虚弱,发为颓□。□,淋也,音隆。

平按:“颓□”《灵枢》、《甲乙》作“□癃”。

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

微滑,阳气微盛有热也。蛕,胡灰反,腹中长虫也。蝎,胡竭反,谓腹中虫如桑蠹也。阳盛有热,腹内生此二虫,为病绞作腹中。

平按:注“桑蠹”,袁刻作“长蠹”。

涩甚为肠颓;

颓,徒回反。脉涩,气少血多而寒,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颓,亦妇人带下病也。

平按:“颓”《灵枢》作“溃”,《甲乙》作“□”,注云:“一作溃。”

微涩为内溃,多下脓血。

微涩,是血多聚于腹中,溃坏而下脓血也。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

诊得石脉急甚者,是谓寒气乘肾阳气走骨而上,上实下虚,故骨癫也。

平按:《甲乙》“骨”下有“痿”字。

微急为沉厥,足不收,不得前后。

微急者,肾冷发沉厥之病,足脚沉重逆冷不收,胶胱大肠壅闭,大小便亦不通。

平按:《灵枢》“沉厥”下有“奔豚”二字,《甲乙》“奔豚”二字在“沉厥”上。

缓甚为折脊;

阳气盛热,阴气虚弱,肾受寒气,致令腰脊痛如折。

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

肾脉从肾而上,贯肝膈,循喉咙,故肾有热气,则下津液不通,上冲喉嗌,通洞不禁,其食入腹还出。

平按:二“洞”字下,《甲乙》均有“泄”字。

大甚为阴痿;

大甚多气少血,太阳气盛,少阴血少,精血少故阴痿不起也。

平按:注“精”字,袁刻作“积”;“起”下脱“也”字。

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垂垂然,上至胃管,死不治。

太阳气盛,血少,津液不得下通,结而为水,在少腹之中。垂垂,少腹垂也。其水若至胃脘,盛极故死也。

平按:《灵枢》“少腹”作“小肠”;“垂垂”作“腄腄”;“管”作“脘①”。《甲乙》“少腹”作“小腹”。

①“脘”,萧本误作“腕”。今据《灵枢》改。

小甚为洞泄,

肾气小甚,是血气皆少也。肾之血气皆少,则上下俱冷,故食入口还出,故曰洞泄。

滑甚为癃颓;

滑其,太阳热甚,少阳虚而受寒,故为□颓也。

平按:《灵枢》“颓”作“□”,《甲乙》作“痈□。

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目毋所见。

微滑,太阳微盛,热入骨髓,发为骨痿骨弱,坐不能起也。太阳自目内眦而起,上冲于目,故目无见也。

平按:《灵枢》、《甲乙》“目”上有“则”字。《甲乙》“所见”下有“视黑丸”三字。

涩甚为大痈;

涩甚多血少气不宣,故聚为大痈。

微涩为不月,沉痔。

微涩者,血微盛也。血多气少不通,故女月经不得以时下也。又其气少血聚,复为广肠内痔也。沉,内也。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问前五脉各有六变补泻之道。

平按:《甲乙》“曰”上无“黄帝”二字;“病之六变”作“病亦有甚变”。

岐伯曰:诸急者多寒,

脉之弦急,由于多寒,有甚有微,即五脏急合有十种,故曰诸急。自余诸变,皆仿此也。

缓者多热。

由其当脏多热,致脉迟缓。

大者多气少血,

由其当脏气多血少,至令脉有洪大。

小者血气皆少。

由其当脏血气皆少,故令脉衰小也。

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由其当脏阳盛热微,故令脉有滑疾也。

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由其当脏血多气少,微寒,故令脉涩。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寒则气深来迟,故深内而久留也。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其热。

热退气浅行疾,故浅内疾发。

平按:“以其热”《灵枢》、《甲乙》作“以去其热”。

刺大者,微泻其气,毋出其血。

大者气多,故须微泻;以其少血,故不出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

以其气盛而微热,故浅内针仍疾发之。

平按:《甲乙》“写”作“泻”。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扪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毋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脉涩,即多血也。以其多血,故先须以手扪循,然后刺之中其脉血。随其逆冷者,久而留针。以其气少,恐其泄气,故发针已,疾按其痏。痏,于轨反,谓疮瘢之也。

平按:“扪”《灵枢》、《甲乙》作“按”;“以发针”,“以”作“已”。《甲乙》“其血出”作“出血”;“脉”上有“诸”字。注“逆冷”,依经文应作“逆顺”。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调以甘药。

诸脉小者,五脏之阴,六腑之阳,及骨肉形,并其气海之气,四者皆悉虚少。若引阴补阳,是则阴竭;引阳补阴,即使阳尽。阴阳既竭,形气又微,用针必死,宜以甘味之药调其脾气,脾胃气和,即四脏可生也。

平按:“小”上,《甲乙》无“诸”字。“调其甘药”《灵枢》作“而调以甘药也”,《甲乙》作“而调之以甘药”。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皆为肿:

此三脏之满实,皆主痈肿。

平按:“皆为肿”《素问》、《甲乙》作“即为肿”。

肺之壅,喘,两胁满;

肺以主气,故肺生痈有喘也。肺脉上膈近胁,故肺痈胁满也。

平按:《素问》“痈”作“壅”;“胁”作“胠”,《甲乙》作“胫”,注云:“《素问》作胠。”

肝壅,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两胠,谓在侧箱两肋下空处。肝腑足少阳脉行在胁下,故肝痈两胠满也。足少阳别脉上肝贯心,故热盛为痈,因即心惊也。肝脉环阴,故肝病热甚,不得小便。有本作“小和”,字误。

平按:“痈”《素问》作“雍”。《甲乙》“胠”作“胁下”二字。

肾痈,胠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胻大跛,易,偏枯。

督脉上至十四椎,属于带脉,行两胠,故从两胠至少腹满。以少阴脉虚,受病行于两脚,故胫大小,脾胻大跛。左右二脚更病,故为易也。又为偏枯病也。胻称膝胻、股胻、髀胻,谓胻通膝上下也。

平按:“痈”《素问》作“雍”;“胠”作“脚”。《甲乙》“胻”作“胫”,无“大”字。

心脉满大,痫瘛筋挛。

心脉满实仍大,是则多气热盛,故发小儿痫病。以其少血阴气不足,故寒而筋挛也。

平按:《甲乙》“瘛”作“痓”,下同。

肝脉小急,痫瘛筋挛。

小则阴阳二气不足,急即为寒,是为虚寒热乘为痫,及寒为筋挛。

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肝至有惊气者,是因惊魂,失瘖不言或脉不至,皆不疗自已也。

平按:“惊暴”《素问》作“骛暴”,《甲乙》作“瞀暴”。

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不鼓,皆为瘕。

肾肝二脉小急及心脉不鼓,皆内虚寒气,故为瘕也。

平按:《素问》、《甲乙》“不鼓”上有“小急”二字。

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肾、肝二脉大,为多气少血,急沉皆寒,是为寒气内盛,故为疝病也。

平按:“肾脉大急沉”上,《素问》有“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二十一字,新校正云:“详肾肝并沉至下并小弦欲惊,全元起本在《厥论》中,王氏移于此。”本书见卷二十六《经脉厥篇》,据此,则本书与全元起本同。

心脉揣滑急为心疝,

揣,动也。滑,阳气盛而微热。急为多寒。心气寒,寒盛而微热,寒胜故结为心疝也。

平按:“揣”《素问》作“搏”,下同。

肺脉沉揣为肺疝。

肺脉应虚浮,今更沉,寒多故为肺疝也。

平按:“肺疝”下,《素问》有“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二十一字,新校正云:“详三阳急为瘕至为惊,全元起本在《厥论》,王氏移于此。”本书见卷二十六《寒热相移篇》。

脾脉外鼓沉为肠辟,久自已;

脾脉向外鼓,外鼓仍沉,沉寒为利,胃气强盛,故久自已也。

平按:“辟”《素问》、《甲乙》作“澼”,下同。

肝脉小缓为肠辟,易治;

肝脉气血虽少,胃气强盛,故疗易差也。

肾脉小揣沉为肠辟,下血、温身热者死;

肾脉气血俱少,仍冷利下血者,胃气虚冷,故死。下血、温身热,皆胃气散去也。

平按:《素问》“血”字重。《甲乙》“温”作“湿注”,《素问》作“温”。

心肝辟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心肝二气共为肠辟下血,是母子相扶,故可疗也。身热以胃气散去,远至七日死。

平按:“可治”下,《素问》、《甲乙》有“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八字。“热见”《甲乙》作“热甚”,注云:“《素问》热作热见。”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顺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胃脉足阳明,阳也。胃脉反更沉细,鼓动而涩。涩,寒也。其脉向外而鼓,其气伤多。如此诊得足阳明脉沉鼓而寒,向外鼓而气多,又得心脉血气俱少,坚实而寒。然则胃之与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男子发于左箱,女子发于右箱。若瘖不能言、舌不转者,死。若能言、转舌者,疗之三十日能行。虽瘖,舌转顺者,三年得差。若年不至二十,得前病者,三年而死也。

平按:《甲乙》“转”下有“者”字。“顺”《素问》、《甲乙》作“从”。

脉至而揣,血衄身有热者,死。

脉至而动,又阳虚衄血,身体应冷,而衄血身热,虚为逆,故死也。

平按:“血衄”《甲乙》作“衄血”。《素问》“热”上无“有”字。

脉来悬勾浮为脉鼓。

夏秋二脉并至,以为脉鼓。

平按:“浮为脉鼓”《素问》作“浮为常脉”,《甲乙》作“浮者为热”。

脉至如喘,名曰气厥者,不知与人言。

气厥不知言也。

平按:“气厥者”《素问》、《甲乙》作“暴厥,暴厥者”。

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卒惊不疗,三四日自已也。

平按:“如数”《甲乙》作“而数”。

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与经气予不足,微见,九十日死。

浮合之脉,经气不足,微而见,九十日即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是”下无“与”字;“足”下有“也”字。

脉至如火新燃,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死。

心脉如钩,今如火新燃,是心脉急疾,火精夺,故至草干(水时),被克而死。

平按:“新燃”《素问》作“薪然”,《甲乙》作“新然”。《素问》、《甲乙》“死”上有“而”字。

脉至如散采,肝气予虚也,木叶落死。

肝脉如弦,今散如五采,变见不定,是为肝木气之虚损,至木叶落(金时),被克而死,有本为“丛棘”、“散叶”也。

平按:“散采”《素问》作“散叶”,《甲乙》作“丛棘”。

脉至省容者,脉寒如鼓也,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死。

肾脉如石,今如省容,寒而鼓动,是为肾之水气有伤,故至枣华(土时),被克而死也。

平按:“省容”《素问》、《甲乙》作如“省客”。“脉寒”《素问》作“脉塞”。

脉至如丸泥,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荚,兼牒反,如豆荚等草实。胃脉软弱,今反如丸泥,干坚之丸,即是胃土气之有损,故至榆荚(木时)而死也。

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胆脉如弦,今如横格之木,即是木之胆气有损,故至禾熟(秋金时),被克而死也。

脉至如弦缕,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心胞脉至如钩,今如弦之缕线,散而不聚,是为心胞火腑有损,故至霜雪(水时),被克而死。不好言者,心气未尽,故可疗也。

脉至如交荚,交荚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而死。

荚,兼牒反,如豆荚等草实也。脉至如相交,左右傍至是次转,故微见三十日死也。

平按:“荚”《素问》作“漆”,《甲乙》作“棘”。注“次转”二字疑有误。

脉至如泉,浮鼓胞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华死。

足太阳是肾之腑脉,今如泉之浮鼓而动,即膀胱气水之不足,故至韭荚华(土时),被克而死。一曰韭英也。

平按:“泉”上,《素问》有“涌”字,《甲乙》有“湧”字。“胞中”《素问》、《甲乙》作“肌中”。“韭华死”《素问》作“韭英而死”,《甲乙》作“韭花生而死”。

脉至如委土之状,按之不得,肌气予不足,五色先见黑白累发死。

脾脉代,如鸡足践地,中间代绝。今按止如委土之状,无有脾胃软弱之气,又先累见黑白之色,是肺肾来乘,故死也。

平按:“委土”《素问》作“颓土”。“不得”《甲乙》作“不足”。“累发”《素问》作“垒发”。

脉至如悬离,悬离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输之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亟。

浮实切之益大,此是悬离之状。悬离脉见,即五脏六腑、十二经输气皆不足。十二经输皆属太阳,故至水冻(冬时)而死。亟,急也。病至水凝而死亟。居力反。

平按:“悬离”《素问》作“悬雍”,《甲乙》作“悬痈”,《素问》新校正云:“按全无起本悬雍作悬离,元起注云:悬离者,言脉与肉不相得也。”“水凝”《甲乙》作“水冻”。《素问》无“亟”字,《甲乙》同。

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小急,按之坚急大,五脏宛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浮之小急,按之坚急大者,此是偃刀之状也。浮手取之即小,为气血俱少,按之坚实急大,多气少血,即知五脏宛熟寒热之气,唯并于肾,至春实邪来乘致死。

平按:《素问》“浮”下有“之”字;“急大”作“大急”;“宛熟”作“菀熟”,《甲乙》作“寒热”,注云:“《素》作菀熟。”

脉至如丸,滑不直,手按之不得也,胆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直,当也。脉如弹丸,按之不可当于指下,此是滑不直,胆气病脉状也。至于孟夏枣叶生,实邪来乘而死。

平按:“胆”原钞作“瞻”,注同,疑是“胆”字之误。《素问》、《甲乙》作“大肠”,查大肠为肺之腑,属金;胆为肝腑,属木。本注云:“至于孟夏枣叶生,实邪赤乘而死。”按《五十难》曰:“邪从前来者为实邪。”滑氏《本义》云:“我生者相,气方实也。居吾之前而来为邪,故曰实邪。”孟夏火旺之时,为木所生,乃木之实邪,应从“胆”为是。再按:上注“并于肾,至春实邪来乘致死。”肾为水脏,水来生木,为肾之实邪,其义正同。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脉之浮散,故如华也。心腑小肠虚小,故多恐坐卧不安。心虚耳中如有物声,故恒听。至于季秋,为肺气来乘,遂致于死也。

平按:“如华”《甲乙》作“如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