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第八篇

浏览 1387

下窍

人体部位名。指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下气海

经穴别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气海。见该条。

下气

①人体下部之气。《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

②症名。肠胃郁结,排泄气体,即矢气。《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下气,肠胃郁结病也。盖惟郁结,则肠胃之气不能健运,所纳谷食之气,从内而发,不得宣通,往往上行则多噫气,上行不快,还而下行,因复下气也。”

③运气学说术语。指六气定位下之气,如水位下之土气,土位下之木气,木位下之金气,金位下之火气,火位下之水气等。

④中药学术语。指中药的一种功用。《本草纲目》:莱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即降气。详该条。

④即放屁。

下迫

证名。急欲大便而又排便不畅的窘迫感。《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类经·疾病类》注云:“下迫,后重里急迫痛也。”

下品

《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一种分类法。详三品条。

囟风伤寒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婴幼儿囟门未合,感受风寒而致鼻塞。治以葱白捣碎取汁,涂于囟门;或用艾茸炒热,布包敷于囟门,气通即愈。参见鼻风条。

囟顶

人体部位名。即囟部。《素问·气交变大论》:“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

囟(xìn信)

人体部位名。同顖。指婴儿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结合不紧密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又称额囟、囟门、囟骨;以及三角形的后囟,又称枕囟。正常情况下,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新针灸学》

针灸著作。朱琏编。共分五篇:第一篇绪论;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灸术方法;第四篇孔穴各论,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第五篇为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本书继承和总结了孔穴的传统理论、针灸疗法,而又有所创新,所以称“新针灸学”。书末附以新中国医家对针灸的研究观察等文章及针灸插图。195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另有俄译本。

《新修本草》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新药品种,并重加修订改编而成。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及有名未用等9类。共收药850种。其《本经》药物365种仍按上中下三品之制,并朱书其文。《新修本草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和《新修本草图》七卷,是在编写本书时广泛征集来自全国各地所产药物绘制的形态及文字说明。本书正文记述各药性味、主治及用法;图经部分则是药物的形态、采集及炮炙。本书不唯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而且还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唐代以后,本书正文收录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书中,本草图及图经部分则早已亡佚。后代所发现的本书较古的传抄卷子本,主要有日本仁寺藏本(十三、四世纪抄卷子本)的残卷共十卷,又补辑一卷(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以及敦煌出土的两种残卷断片。

新痰

指初起之痰证。《不居集》卷十七:“新痰,新起之痰。其症轻,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气味亦淡。初起头痛发热,类外感伤寒。半夏、陈皮、花粉、茯苓、甘草、苏子。”参见痰证条。

新生浴儿

新生儿保健法。见《奇效良方》。小儿初生,用五根汤(桃、柳、楝、梅、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用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新设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穴用捏法可引腹部之气下行。用于治疗腹胀等症。

新内

刚进行过房事。《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勿刺。”

新洛

九宫之一。干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节,共四十五日。《灵枢·九宫八风》:“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

新建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定位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同。见该条。

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颈部第2-3颈椎棘突间。捏挤至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有清咽喉、散热结等作用。用于治疗喉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喉咙嘶哑等症。

新感瘟病

指感受外邪、随感而发之温病。临床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少汗或无汗,苔薄,舌红等温邪在表的症候为特征,汪石山力主新感温病说,认为“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伤暑”等均属新感之温病(参见《医学原理》、《伤寒选录》),亦可兼见咳嗽、喉痛、颐肿等症,其传变与治则,可参见《温热论》,即以卫、气、营、血的辨证与治疗作为指导。参见温病及有关条目。

新感

病证名。系一种温病,与伏气相对而言。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新方八阵》

医方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五十-五十一)。明·张介宾撰。作者曾选辑古代医方,撰成《古方八阵》。但觉临床取用“犹有未尽”,故又以己意化裁制定新方185首,仍分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既符合其八阵之法,又有实际效验。本书亦有单行本。

新产

分娩刚过。《灵枢·五禁》:“新产乃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新编中医学概要》

综合性医书。广州部队后勤卫生部等单位组织编写。共分三篇。上篇基础理论,论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等;中篇治法方药,介绍治疗原则,方药基本知识,常用治法和方药;下篇疾病防治,其重点内容为疾病的辨证与治疗。采用现代医学病名。列述传染病、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肿瘤等8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证、辨证和治疗方药。力求反映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中草药、新医疗法等方面的成就。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新编针灸学》

针灸著作。鲁之俊编。本书是根据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学习针灸的讲稿编成。书中简要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和方法,全身主要针灸刺激点(穴位)的部位、主治及一些常见病的刺激点等,本书内容简要、论述明白,但不够全面。末附某部军医的治疗效果统计表。1950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

辛温解表

治疗学术语。指用性味辛温的药物发散风寒,解除表证的治法。适用于风寒表证及风湿、风水兼有表邪者。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为主症。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藁本等。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香苏散等。

辛胜酸

五行学说术语。指辛与酸五行相克,故辛味能克制酸味。《素问·五运行大论》:“酸伤筋,辛胜酸。”

辛生肺

生理学名词。辛与肺五行均属金,故辛能补肺。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辛散

中药学术语。指味辛之物,具有发散的作用。见《素问·脏气法时论》。

辛凉清气

治疗学术语。指用性味辛凉的药物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症见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面目红赤,小便短赤,苔黄,脉洪大而数等,用白虎汤辛凉清气。

辛凉解表

治疗学术语。指用性味辛凉的药物发散风热,解除表证的治法。适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痘疹初起等。以发热重,恶寒轻,咽干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为主症。常用药物有薄荷、荆芥、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蔓荆子等。代表方剂有桑菊饮、银翘散、升麻葛根汤等。

辛开苦泄

中药学术语。又称辛开苦降,简称开泄。指辛味药与苦味药配合具有开散泄降的作用。如外感表邪兼有里热,可用桑菊饮加黄芩、大青叶等,桑菊饮辛凉解表,黄芩、大青叶苦寒泄热。又如寒热互结之痞证,用半夏泻心汤,干姜、半夏辛开而温,可散脾气之寒;黄芩、黄连苦泄而寒,可降胃气之热,一开一泄,一寒一热,共奏散痞之效。

辛寒生津

治疗学术语。指用性味辛寒的药物清胃火,生津液的治法。如胃阴不足,胃火炽盛,症见烦热口渴,口舌生疮,头痛牙痛,或牙宣出血,脉大而虚等,用玉女煎清胃滋阴,辛寒生津。

辛甘化阳

中药学术语。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如伤寒过汗导致心阳虚,症见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用桂枝甘草汤,方用桂枝、甘草二味,一辛一甘,温助心阳。

辛頞

证名。指尖指鼻之頞部内有辛酸感。本证常见于鼻渊。出《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详见鼻酸条。

①天干的第八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②五味中的辣味。《素问·宣明五气》:“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③辛味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

心浊

病名。溺浊之一。因思虑太过,伤及心神所致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症见小便浑浊或赤或白,精神恍惚,恐怖,健忘,心悸怔忡,心烦少寐,梦遗等。治宜清心安神止浊之法,可选用瑞莲丸、加味清心饮、宁志膏、妙香散等方。参见便浊条。

心主言

生理学名词。指言语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心神的主宰和控制。当心或心的外卫——心包络受热邪或其他病因刺激时,可出现谵语,狂言,言语謇涩,失语等症状。《难经·三十四难》:“心色赤,……其声言。”

心主血脉

生理学名词。血脉指血液和脉管以及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这一系统的生理功能,由心脏主持,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心脏气血的虚实和病变,可影响血脉的运行;血液的盈亏,也直接影响着心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血

生理学名词。是对心主持血和血液运行功能的概括。包括①心主导全身的血液。《素问·五脏生成论》:“诸血者,皆属于心。”

②指心主血脉。详该条。

心主手厥阴经病证

病证名。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证。《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参见手少阴心经条。

心主神明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是心的重要功能之一。神明,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是由心所主持的;因而对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也起着主导作用。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可致精神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证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心主舌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舌能辨五味,又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与心有密切关系。《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临床上,心神健旺则舌动灵活,语言畅利;心神不清则舌蹇舌颤,语言障碍;心血足则舌色红活;心血虚则舌色暗淡。心的虚实和病变,常可从舌质上反映出来,故有“舌为心之苗”的说法。

心主汗

生理学名词。指汗为五液之一,属心。《灵枢·九针论》:“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与血是同源异流。临床上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可伤心阴而致亡阳;心气垂竭时,每见汗出如油等。故有“汗为心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

心主

①指手厥阴心包经或指其原穴太陵。《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行少阴、心主之前。”又《脉经》卷二:“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原注:“即太陵穴也。”

②推拿穴位名。见《幼科铁镜》。即心经。见该条。

心中寒

病证名。心受寒邪所致的病症,证见心中难受如啖蒜状,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记述心中寒的症状:“恶寒,四肢厥,自吐,少间,顷时复发,休作不已,昏塞不知人。”治宜散寒通阳为主。《圣济总录》用茱萸丸、吴茱萸汤。《证治准绳·杂病》治心中寒者,审其微甚,甚者以姜附汤为主,微者以不换金正气散加附子,或附子五积散。

心中风

病名。又名心脏中风。心受风邪侵袭所致的病症,症见发热,不能起,或但偃卧不可倾侧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参见心脏中风条。

心中憺憺大动

证名。心脏剧烈跳动不安的症候。出《灵枢·经脉》。憺,通惮,震动之意。为心悸重症。详怔忡条。

心中懊憹

证名。心中烦热,闷乱不宁之状。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太阳表证未解,误下后成为结胸而见心中懊憹,用大陷胸汤。若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攻之。《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记述酒疸见心中懊憹,或见热痛,治以栀子大黄汤。《伤寒绪论·懊憹》记述温热病见心中懊憹,为热毒蕴于膈上,可选用凉膈散、黄连解毒汤。

心志喜

生理学名词。指喜为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气舒畅,血气通利,营卫调和。若暴喜过度,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见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

心之官

人体器官名。即舌。《灵枢·五阅五使》:“舌者,心之官也。”谓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从舌的变化反映出来。

心蒸

病名。心经热邪上蒸而见唇焦。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心蒸,唇焦。”详二十三蒸条。

心胀

病名。因寒邪犯心所致烦满短气而卧不安的病患。为胀病之一。《灵枢·胀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医醇剩义·胀》:“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治宜温阳散寒益气养心之法,用离照汤。参见胀病条。

心斋

道家养生术语与功法名。《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方法为:静坐自守,收心除欲,使精神保持虚静空明的状态。其后为道教所袭用,成为道教三种斋戒法之一,用以澡雪精神。儒家也有类似提法与静坐法。

心脏中风

病名。风邪中于心所致的病症。亦称心中风。多为体虚之人,腠理疏泄,风邪外伤,搏于血脉,而入于心经。症见心神颠倒,言语謇涩,舌强口干,面赤头痛,翕翕发热,胸背拘急,手心热盛,但多偃卧,不得倾侧,忪悸汗出,恍惚不安(见《太平圣惠方·治心脏中风诸方》)。参见心中风条。

心郁

病名。心气郁结所致的病证。为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黄连、石菖蒲。”参见五脏郁证条。

心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主治惊悸,健忘,心烦,癫痫,癫狂,失眠,咳嗽,吐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心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巨阙穴处者。因巨阙穴为心之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称:“巨阙隐隐而痛者,心疽也。心上肉微起者,心疽也。”多因心火炽热,兼素嗜酒过度或贪食辛热,使积热化火而成。证见寒热身疼,头面色赤,口渴引饮。治宜清热凉血解毒之剂,内服方选凉血饮加味,若酒家则可选服升麻葛根汤。

心营过耗

病证名。指心阴耗损太过。热性病久热伤阴,或虚损病阴虚火旺,均能大量消耗血液中营养物质。主要证候有消瘦、夜热、心烦、易汗、舌绛、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

《心印绀珠经》

综合性医书。二卷。元·李汤卿撰。全书依次论述原道统、推运气、明形气、评脉法、察病机、理伤寒、演治法、辨药性、十八剂等九部分。论述简要,颇能融会诸家学说。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寒、燥(一名“涩”)、甘、平、温、和、调、补、荣、夺十八剂,各列其代表性处方。于病证立名亦不循旧说。后人评此书“微而臧、约而达”。足见其简明实用。

心阴虚

病证名。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心阴

生理学名词。即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肺等的消长盈亏有关。如阴虚内热的病症,常同时表现心、肺、肾等三脏阴液的亏乏。

心遗

病名。因心病而致遗精。多由阴虚相火妄动,致阳事易兴而遗。《医宗必读》卷九:“心病而遗者,必血脉空虚,本纵不收。”治宜清心养阴,可用天王补心丹合知柏地黄丸。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心阳虚

证名。除心气虚的证候外,还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心区憋闷,舌尖凉感。治宜益气回阳,用养心汤加减。严重者出现心阳虚脱时,可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则神昏,脉微细欲绝。治宜回阳救逆,用大剂参附汤或人参四逆汤灌服。参见心气虚条。

心阳盛

病证名。即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心阳

生理学名词。心的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心阳是心气的体现。心气虚则气短,脉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气大虚则伤及心阳,出现寒象,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候。

心演

推拿穴位名。位于两乳之间的心窝部,用治惊风。《针灸大成》卷十:“慢惊……两太阳、心演用潮粉热油拭之。”

心血瘀阻

病证名。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痛引臂内侧,且以左臂为多见。轻者时作时止,重者可见面、唇、指甲青紫,四肢厥冷。舌暗红或有紫色斑点,脉微细或涩。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心血瘀阻脉道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诱发。治应急者救阳通脉,缓者活血化瘀,兼补气通阳。

心血虚不得卧

证名。因用心过度,心血耗损所致的不寐症。见《症因脉治》卷三:“心血虚不得卧之症,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太旺之证也。”治宜滋肾养心安神之法,选用归芍天地煎、黄连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方。参见不寐条。

心血虚

病证名。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详该条。

心血

生理学名词。即心脏所主的血。心血不仅能营养周身各部分组织,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血旺则血脉充盈,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心血虚则心悸健忘,惊惕不安,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心悬痛

证名。心痛而有悬荡感的症候。多因水饮、寒邪、气逆所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注云:“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或因邪迫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心悬急懊痛候》:“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参见心痛条。

心虚自汗

病证名。心之气血不足,心液外泄所致自汗症。见《证治汇补·汗病章》。症见自汗、怔忡恍惚等。治宜补心养血以敛汗,选用天王补心丹、归脾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心虚证

证名。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的证候。出《脉经》卷二,其症“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心虚之状,气血衰少,面黄烦热,多恐悸不乐,心腹痛难以言,时出清涎,心膈胀满,善忘多惊,梦寝不宁,精神恍惚,皆手少阴经虚寒所致。”《本草经疏》谓心虚有八证:一惊邪,属心气虚;二癫痫,属心气虚有热;三不得眠,属心血虚有热;四心烦,属心家有热;五怔忡,属心血不足;六心澹澹动,七盗汗,属心血虚;八伏梁,属心经气血虚,以致邪留不去。补心方有人参汤、丹砂茯神丸、山萸丸等。参心病、心虚寒证等。

心虚热证

证名。

①心经虚热的病症。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症见惊悸心忪,虚乏气短,睡卧不安,多汗等。方用茯神丸、熟干地黄汤等。

②劳热之一。《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心热,微按之皮毛之下,肌肉之上乃得,心主血脉也,日中尤甚。必兼烦心掌热而呕,善笑,善忘,善惊,不寐,筑筑然动,舌破,消渴,口苦,心胸间汗。”治宜养心清热,可选用大五补丸、清心莲子饮等方。参见劳热条。

心虚经闭

病证名。为经闭的证型之一。指心脾血虚导致的经闭证。《叶氏女科证治》:“妇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故治妇女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若忧虑伤心,心气虚耗,不能生血,脾乃心之子,脾失所养,则不嗜饮食,绝生化之源矣。且心虚无以制肺,金来克木,而肝脏亏损,则血不藏,以致经血干枯,不营经络,斯有血枯经闭之证。宜服补心汤(熟地、当归、川芎、茯苓、陈皮、半夏、桔梗、枳壳、前胡、甘草、干葛、苏叶、木香、人参、生姜、大枣引)。”

心虚寒证

证名。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名曰心虚寒也。”可兼见喜悲易愁,冷汗出等症。治宜温阳益气,补血养心,用茯苓补心汤、远志饮子等方。

心虚胆怯

病证名。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治宜养心安神或温胆安神。

心虚

病证名。出《素问·脏气法时论》。

①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

②即心气虚。详该条。

心邪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一种五脏之病邪。《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难经·十难》:“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心小肠俱虚

病证名。指心与小肠两经俱虚。《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巨阳俱虚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厥,肠澼,名曰心小肠俱虚也。”治以补中益气为主。

心小肠俱实

病证名。指心与小肠两经实证。《千金要方》:“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病若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名曰心小肠俱实。”治宜通腑泄热,或兼导赤清心。

心痫

病名。五痫之一种。痫证而见面赤口张,摇头马嘶等证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医学入门·痫》:“心痫,面赤,口张,摇头,马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医林绳墨》卷六以痫症因惊而发,心烦闷乱,躁扰不宁,舌多吐出,涎沫满口,来时速而去亦速者为心痫。参见痫、五脏痫条。

心下支结

证名。胃脘部似有物支撑的症候。心下即胃脘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论今释》卷四注云:“硬满甚微,按之不痛者,此为支结。支结乃烦闷之意耳。心下支结,即胸胁苦满,心下痞硬之轻者。”

心下痛

证名。即胃脘痛。心下即胃脘部。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后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参见胃脘痛、心痛、结胸条。

心下痞硬

证名。胃脘部堵塞满闷不适,按之硬满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用生姜泻心汤;下后胃虚,客气上逆,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者,用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复代赭汤;痞不解,燥渴,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心中痞硬,吐呕下利者,用大柴胡汤。参见痞、心下痞等条。

心下痞痛

证名。见《内经吴注》卷二十。即心下痞痛。详该条。

心下痞满

证名。胸脘部痞塞胀满的症候。见《脾胃论》卷下。多因气滞郁结所致,治用木香化滞汤、散滞气汤等。参见痞、心下痞等条。

心下痞

证名。胃脘满闷,按之柔软不痛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或内伤元气不足,痰湿郁热蕴结所致。若误下后,心下痞,气逆呕吐者,宜用半夏泻心汤;又见胃中虚弱者,宜用甘草泻心汤;若误下后,心下痞,阳气不足者,宜用附子泻心汤。杂病见心下痞的治疗,《丹溪心法·痞》:“如禀受充实,面苍骨露,气实之人而心下痞者,宜白术、山查、曲蘖、陈皮;如肥人心下痞者,乃是湿痰,宜苍术、半夏、砂仁、茯苓、滑石;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郁热在中焦,宜枳实、黄连、葛根、升麻;如食后感寒,饮食不化,心下痞,宜藿香、草豆蔻、吴茱萸、砂仁。”参见痞、心下痞满等条。

心下满

证名。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症候。《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伤寒全生集》:“凡心下满,以手按之则散而软者,此虚气也。如不发热者,以木香和中汤主之;若发热者,以小柴胡加枳实姜炒黄连去黄芩治之;若按之汩汩有声而软者,此停水也,用小半夏汤合减桂五苓散主之;若按之硬痛者,有宿食也,轻则消导,重则用承气下之。”

心下坚筑

证名。因水气凌心所致心下悸动有力的症候。《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尤在泾注云:“坚筑,悸动有力,筑筑然也。”

心下悸

证名。

①自觉心下胃上膻中处悸动不适的症候。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方。

②指心悸。《张氏医通》卷六:“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参见心悸、怔忡条。

心下急

证名。胃脘部急迫不舒的症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心下否痛

证名。胃脘部痞塞胀闷疼痛的症候。心下即胃脘部,否通痞。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心下痞痛。因伤寒误下,痰凝气滞,湿阻食积及气虚不运所致。参见心下痞、胃脘痛等条。

心系

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出《灵枢·经脉》。《十四经发挥》认为:“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心胃火燔

病证名。系因心营热盛,又兼胃火灼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治宜清气凉营。

心痿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

心为汗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主血,汗为血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五脏主五液中,心为汗。参见心主汗条。

心痛痧

病名。痧毒攻心所致的病症,有属气、属血之别。《痧胀玉衡·心痛痧》:“痧毒冲心,属之于气,则时痛时止,痰涎壅盛,昏迷烦闷,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顺气之剂为主;痧毒攻心,属之于血,则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湾,服活血之剂为主,迟则难救。”参见痧条。

心痛彻背

证名。心痛(心前、心窝、胃脘等部位疼痛)引及背部。见于心痛、胸痹、胃脘痛等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参见心痛、胸痹、胃脘痛等条。

心痛

病证名。胸脘部疼痛的统称。出《灵枢·经脉》。

①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为风冷邪气乘心,血瘀阳衰,心脉痹阻所致。《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心为诸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通“疢”,病也)不死。”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及祛痰等法。

②指胃脘痛。《丹溪心法·心脾痛》:“心痛即胃脘痛。”详胃脘痛有关条。参见真心痛、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蛔心痛、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条。

心跳心慌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见心悸、怔忡条。

《心太平轩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清·徐锦撰于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证归类整理,分述中风、血证、喘咳等多种病证。略论病因、病理,医案多属一病一方,间有连续就诊治案。书中可见作者善治温病、喜用寒凉。又有谓其“案语之精、方药之切”,不亚南阳活人书者。现存清抄本和1912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