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第三篇

浏览 1464

漏风

古病名。又名酒风。因酒后感受风邪所致。《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张氏医通·杂门》:“漏风之状,多汗,常不可以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急,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先宜五苓散热服取汗,后与黄芪建中加白术、泽泻。”亦可用泽泻散、白术散、漏风汤等方。参见酒风条。

漏耳

病名。系指聤耳病患者脓水不涸的病证。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条。也即聤耳,详见该条。

漏底伤寒

病名。指伤寒兼见下利甚至泄利不止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若身热面赤,足冷脉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此为阴利寒证,俗呼漏底伤寒,医用四逆加人参、茯苓、白术、肉桂、肉果、砂仁、木通、灯心、升麻。”《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外感证一起,即直肠洞泻,不因攻下而自利者,世俗通称为漏底伤寒。然有协风、协寒、协热、协食之别。”协风者,可用肠风汤加味;协寒者,轻则胃苓汤,重则附子理中汤;协热者,称与葛根芩连汤,继用加味白头翁汤;协食者,先与枳实导滞汤,继于芩连二陈汤。参见太阴脏病条。

漏带

病证名。

①先下血而后带下淋沥不绝。《证治要诀》:“有带疾愈后一二月或再发,半年一发,先血而后下带,来不可遏,停蓄未几,又复倾泻,此名漏带,最难治者也。”

②指带下如同经血漏下绵绵不断。见《竹林女科》。

漏病

病证名。指大小便失禁。《素问·着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颠疾,下为漏病。”

漏胞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此由冲脉任脉虚,不能约制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即胎漏,详该条。

①经过孔道渗出或排出。《素问·刺禁论》:“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②漏壶,古代计时之器。《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③通“陋”。浅陋。《素问·解精微论》:“请问有(免^兔)愚仆漏之间,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④多泪。《素问·刺禁论》:“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⑤大小便频数不禁。见“漏病”。

⑥汗泄不止。见“漏风”。

⑦五不男之一。指男子精关不固常遗泄,而影响生育者。

蝼蛄漏

病名。

①指颈部因瘰疬而成漏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四:“蝼蛄漏者,……始发之时,在于颈上。”该病初似隐疹,瘙痒,后肿块破溃,形成漏管。相当于颈部淋巴结破溃所致的窦道等。

②《外科启玄》卷七:“是平肉上生孔窍出脓血是也。”相当于软组织部位的慢性窦道。

蝼蛄疬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着人未详)。即瘰疬。因其状如蝼蛄窜穴,故而得名。详见该条。

蝼蛄疖

病名。指皮肤所生疖疮如蝼蛄窜穴状者。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亦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该病因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症见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脓出;因治疗失时,致使脓泄不畅,根底坚硬不易消退,疮内隔膜相裹,故疖肿多愈而又发;亦有疮口经久不敛,甚者能使头皮串空。内治宜凉血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化裁;如疮口久不收敛者,应服四妙汤。疖肿严重者应及时进行扩创,将串空头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再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贴千锤膏或生肌玉红膏收口。相当于穿掘性毛囊炎。

蝼蛄窜

病名。指所生流痰状如蝼蛄窜穴者。流痰病之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该病发于前臂及腕部的骨关节处。症见初起筋骨疼痛,进而漫肿坚硬,不红不热,常数块连肿,日久不愈可内溃窜通,穿孔较多,时有白浆流出,如蝼蛄窜穴,故名。并可伴见面黄食少,消瘦,午后寒热交作等全身症状。类似前臂及腕关节结核。初宜服逍遥散,外敷太乙紫金锭;次服人参养荣汤。参见流痰条。必要时可穿刺抽脓或手术治疗。

蝼蛄串穴

病名。指蝼蛄疖。因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故名。出《外科备要》卷中。详见蝼蛄疖条。

楼英(1320-1389年)

明代医家。字全善,一名公爽,浙江萧山人,其曾祖楼文隽为名医,英自幼聪颖,读书甚多,尤善医理、易理、研习《内经》及其后历代著名医家著作,与同时代名医戴思恭交往甚密,互相砌磋,医术益精,医理更明。尝应召入京,后以老辞归。其所著《医学纲目》四十卷。简明扼要,提纲携颂,亦颇有创见,另有《参同契药物火候论释》,未见行世。

偻附

证名。行路时身背弯曲,头向下俯的症象。偻,屈背之义。附同俯。《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因肝肾精髓不足,筋骨失养所致。治宜补肝肾、强筋骨。参见背伛楼、背偻条。

娄居中

宋代医家。东虢(今河南荥泽)人。卖药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人治病,重视调理脾胃,强调食治则身治。撰《食治通说》,已佚。

拢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两手掌尺侧面对合,夹住应治疗部位的肌肉,一夹一放地反复进行;也可将肌肉夹起后摇动几下再放。多用于腹部。

①高丘,隆起。《素问·离合真邪论》:“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②并陇,隆盛。《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癃疝

病名。指小腹及睾丸疼痛并见有尿闭者。见《医宗金鉴》卷四二。有:“少腹痛引睾丸,小便不通者,为癃疝也。”治宜行气利水。方用茴楝五苓散。相当于膀胱括约肌痉挛及其所引起的神经性尿闭。

癃閟

病名。指大、小便不通之证。閟,通秘。《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癃闭,邪伤肾也。”王冰注:“癃,小便不通。閟,大便干涩不利也。”《内经吴注》卷二十:“小便不通为癃,大便不通为閟。”详见癃闭、便秘、关格各条。

癃闭

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灵枢·本输》称为闭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凡小便排出甚少或完全无尿排出者,统称癃闭。可由肺热壅盛,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气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肾阳虚衰,转胞等所致。肺热壅盛,失于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见小便点滴而下,或全然不通,并伴有呼吸急促,咽干,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等症。治宜清肺润燥,通利水道。方用清肺饮。或用探吐法。热结膀胱,气化失调,则小便量少而热赤,甚至闭塞不出,小腹急满胀痛,渴不多饮,舌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通利。方用八正散、通关瞿麦汤、滋肾通关丸等方。败精瘀血阻塞水道,则见尿闭不出,或滴沥而下,或见瘀点,脉细涩或细数。治宜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用代抵当丸、桃仁承气汤、牛膝膏、蒲灰散等方。气虚、气滞、阴液不足、命门火衰、转胞所致者,详见气虚小便不利、气闭小便不利、阴虚小便不利、阳虚小便不利等条。

病名。一作xx。

①淋症的古称。《素问·奇病论》:“有癃者,一日数十溲。”《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癃,痔,遗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淋闭叙论》:“淋,古谓之癃。”详见淋条。

②指小便不利,属癃闭之轻者。《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详见癃闭条。

③罢癃病。见《史记·平原君列传》。罢,音义同疲;罢癃指慢性、顽固性小便不利。一说罢癃病为背疾,腰曲而背隆高;一说为躄,指足不能行之疾。

癃(疒贵)

病证名。指小便不通和(疒贵)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滑甚为癃(疒贵),微滑为骨痿。”

聋聩

病证名。系指听力障碍的一类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劳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治宜补肾强精,用肾气丸等加减。

病证名。指听力丧失或衰减。《素问·五脏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聋。”《康熙字典》释为“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参见聋聩条。

龙渊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龙泉。即然谷。见该条。

龙烟

气功术语。肝神名。《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肝神龙烟字含明。”

龙玄

经外穴名。出《针灸大成》。在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龙树眼论》

眼科专着。又名《龙树菩萨眼论》。简称《眼论》。一卷(又有三卷本)。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树菩萨”撰。书中记述了眼病的起因,及各种眼病的治法。特别是较详细地说明了针拨白内障的方法。原书已佚。其佚文可见于《医方类聚》、《医心方》等书中。

《龙砂八家医案》

医案著作。一卷。清·姜成之编。本书辑录清乾隆,嘉庆年间戚云门、王钟岳、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叶德培、姜学山、姜恒斋八家医案(书中并附姜宇瞻医案二则,实为九家)而成。其中以戚云门、王钟岳、孙御千的治案较多。全书以杂病及时症医案为主,或理法方药四平八稳;或异军突起出奇制胜,总之,其理法颇多可取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龙入虎口

小儿推拿方法名。《小儿按摩经·诸穴治法》:“板门穴,往外推之,退热除百病;往内推之,治四肢掣跳。用医之手大拇指,名曰龙入虎口。”

龙泉疔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即人中疔。见该条。

龙泉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然谷。见该条。

《龙木论》

眼科著作。又名《眼科龙木论》,四卷(一作3卷)。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木”(即“龙树菩萨”)撰。此书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种小儿外障眼。原书已佚。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六中的“七十二证方论”中。

龙门

①解剖部位名。出《脉经》卷九。指已婚妇女而未经分娩的阴道外口。参玉门条。

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妇人胞落颓,灸龙门二十壮,三极。在玉泉下,女人入阴内外之际。”《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阴唇前联合部。

③泉门穴别名。见《经穴图考》。参见泉门条。

龙口含珠风

病名。系指发生于咽后部的血泡,发生于悬雍垂下端的叫悬旗风;发生于上腭的叫飞扬喉。多因肺胃火毒上炎,或过食醇酒厚味所致。《喉科心法》卷上:“帝丁两旁,或大舌尽根,或喉关上腭,发一紫血小泡,顷刻肿大,妨碍呼吸。”如血泡溃破并且糜烂者,疼痛更剧。严重者可现神昏,闭脱等。治宜凉血解毒,泻火消肿。方可选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悬旗风条。

龙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背部胃俞穴部位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该书谓:“龙疽发背起胃俞或肾俞,二十日不泻死,九日可刺。”即中搭手,详该条。

龙角

推拿穴位名。又名文台。位于左鬓发处。《幼科推拿秘书》:“龙角,一名文台,在左鬓毛。”

龙火内燔

病证名。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燔,焚烧之意。即肾火偏亢。详该条。

龙虎石

养生名词。秋石之一种的别称。参见“秋石”条。

龙虎升腾

针刺手法名。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龙虎升降

针刺手法名。出《针灸问对》。亦称龙虎升藤。龙虎指左右捻转,升降指气行上下。其法进针后先在浅(天)部左盘一圈,紧按至中(人)部,随即慢提至浅部,右盘一圈,如此反复九次,然后将针轻插至深(地)部,先右后左盘旋,各紧提慢按六次。最后据情使用按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一切经络壅滞、气血不通之症。《针灸大成》卷四所载有所不同。

《龙虎经》

书名。撰者不详。宋·王道为之注疏。全书共三十三卷。内容专论炼丹。

龙虎交战

针刺手法名。出《金针赋》。龙指左转针,虎指右转针,反复进行为交战。其法进针后先左转(大指向前)九次,后右转(大指向后)六次,反复交替施行。也可分浅、中、深三层重复进行。有疏通经气作用。适于疼痛性疾患。

龙虎交困

证名。指目有眵泪,赤肿而昏的证候。见《眼科秘旨》。本病证可见于风火眼、天行赤眼等。

龙虎

养生术语。含意有多种。

①外丹家以龙喻水,以虎喻火。

②内丹家其说不一。一喻元神、元气。《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丹阳又问:何者是龙虎?祖师答曰:神者是龙,气者是虎,是性命也。”一喻元神、元精。元神生于心液,心属离卦,属火;元精生于肾气,肾属坎卦,属水。故有“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之说。一指心神。《析疑指迷论·析疑》:“龙虎者,即人动静生灭之心也。”

③房中家又用以借助男、女。男为龙,女为虎。

龙颔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5寸处。一说:在鸠尾穴上1.5寸”(《中国针灸学》)。主治胃脘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龙宫液

房中术术语。即男性津液。不放龙飞,即不射精。《修龄要旨》:“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飞,甚有益处。”

龙葱

穴位名称。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龙唇发

病名。系指上唇赤肿生疮的病证。发于上唇者名龙唇发,发于下唇者名驴嘴风。《重楼玉钥》卷上:“若上唇赤肿直长出者,名龙唇发。”多由心经火毒上冲所致。治宜清心泻火,消肿解毒。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凉膈散等加减。参见鱼口风条。

龙伯坚

(1901-1983年)现代医学家。又名龙毓莹,湖南攸县人。先后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湖南卫生厅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在湖南省政府任卫生处长,后调北京工作。对中国医学史颇有研究,撰有《黄帝内经集解》、《现存本草书录》、《黄帝内经概论》等行世。

龙柏

清代医学家。字佩芳,号青霏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尝攻读诗文,后转而读医书,于痧胀证治颇有见解,所著之《脉药联珠古方考》(简称《古方考》),《脉药联珠药性考》(简称《药性考》)及《脉药联珠食物考》(简称《食物考》)。各书均从理论入手,辨证详脉,由脉及症,并讨论其方药,联为一体,颇有独到见解。现有刻本行世。

咯血

证名。不嗽而喉中咯出小血块或血点。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因肾虚阴火载血上行,或心经火旺血热妄行所致。《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治宜滋阴降火,用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加牛膝,或合茜根散加减。偏肺热者,用青饼子。若心经火旺,痰中带血丝,治宜清心为主,佐以清肺化痰,用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贝母、茯苓、或太平丸等方(见《血证论》)。

六总穴

历代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六个经验效穴。见四总穴条。

六椎

人体部位名。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六种新编》

医学丛书。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录》、《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编》、《偏方补遗》、《药性摘录》。现存多种清刊本。

六之气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

六之灸

针灸学术语。灸膈俞、肝俞、脾俞的方法。膈俞、肝俞、脾俞左右共六穴。灸治胃扩张,胃痉挛,胃癌,肠炎,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横膈膜痉挛,喘息,胸膜炎等。见《中国针灸学》。

六脏

人体器官名。

①指心、心包络、肝、脾、肺、肾。见《此事难知》。

②指心、肝、脾、肺、肾(左肾)、命门(右肾)。《难经·三十九难》:“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

六元

即六气。以其为三阴、三阳之本元,故名。《素问·天元纪大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阴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参见六气条。

六郁

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等六种郁证的总称。见《丹溪心法》。《医学正传·郁证》:“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

六淫

病因病理学名词,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六阴脉

①手足三阴经脉。见《灵枢·经脉》。

②脉学名词。指生理性异常的一种脉象。两手寸关尺各部脉象一向比较沉细,但无病态。

《六因条辨》

外感病专书。三卷。清·陆廷珍撰于1868年。陆氏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融会前人学说,参附己见,采用条辨形式分别论述春温、伤暑、中暑、中热、伏暑、秋燥、冬温、温毒、伤湿、暴感风寒、伤风、风温等多种病证。虽说内容比较简要,却能兼采众家之长,而又颇有临床心得,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现存光绪三十二年刻本。1937年文光书局铅印本和1982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六译馆医学丛书》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诊骨篇补证》、《诊筋篇补证》、《营卫运行杨注补证》、《分方治宜篇》、《灵素五解篇》、《平脉考》、《经脉考证》、《仲景三部九候诊法》、《伤寒总论》、《伤寒杂病论古本》、《伤寒平议》、《伤寒古本订补》、《巢氏病源补养宜导法》、《难经经释补正》、《脉学辑要评》、《药治通义辑要》等二十二种。

六阳虚汗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手足三阳经脉会于头,如禀赋不足,阳虚不固,其汗上至头,下至项大出不止,为亡阳的征候。治宜回阳敛汗,用大剂固真汤、参附汤、芪附汤及回阳救急汤之类。

六阳脉

①手足三阳经脉。见《灵枢·经脉》。

②脉学名词。正常脉象之一。两手寸关尺脉象一向比较洪大,但无病态。

六畜痫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以痫证发作时的叫声及病状命名。分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详见各条。

六泻

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六种泄泻的总称。《医林绳墨·泄泻》:“泻有六焉,脾、胃、肠、瘕、洞、食积是也。”

六务

养生名词。出清·沈子复《养病庸言》。谓病人调养时应该遵循的六种态度与行为,即知、忘、拒、看、耐、调燮。具体指知病因、忘忧虑、杜源防变、析转归、持耐心、调理日常生活等。

六十六穴

十二经中井、荥、输、原、经、合各穴的总称。即阴经井、荥、输(原穴同)、经、合,每经五穴,共三十穴;阳经井、荥、输、原、经、合,每经六穴,共三十六穴。总计六十六穴。子午流注针法就是以六十六穴为基础的。《标幽赋》:“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即指此。参见五输穴条。

六入

气象学名词。指一年之中,风、火、湿、暑、燥、寒六气互相出入以生化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类经》卷二十三:“凡寒暑再更而气入者六,非虚无以寓气,非气无以化生,故曰令虚以化生也。”

六气诀

气功功法名。又称六字诀、六字气法、服气吐纳诀。是采用六种特定的呼吸法并配合送读字音(也有辅以相应动作者)以防治脏腑疾病、强身延寿的一种气功功法。这种功法在古代气功典籍《服气经》中就有记载,该书后虽失传,但其记载为《养性延命录》所收录:“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出。……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其后,隋·智(岂页)《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胡愔《黄庭内景五脏补泻图》等书及宋元明清的许多气功文献对此功法均有载述。其中以宋·邹朴庵《太上玉轴六字气诀》所述最详,并以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不同的发音吐气与防治肝、心、脾、肺、肾、三焦病证分别相应。六气诀功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至今仍不断被研究,应用,流传甚广。

《六气感证要义》

外感病专书。清·周岩撰于1898年。作者认为外感病证的病因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遂依次分述风、中风、寒、中寒、暑、风温、湿、风湿、湿温、燥、火等多种病证。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先集说,次方解,集诸家学说,参以个人心得以阐明症、因、脉、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六气

①生理学名词。指人体气、血、津、液、精、脉等六种基本物质。因其均发生于后天水谷精气,故名。《灵枢·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②指风、热(暑)、湿、火、燥、寒等六种气候。亦称六元。见《素问·天元纪大论》。

六妙门

佛教禅法名。亦称六结意。因其修习进程分为数、随、止、观、还、净六个环节,故名。智(岂页)《六妙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其法具有守数呼吸的特点,故又称:“数息观”,被归属于禅定的“五停心观”之一。为小乘佛教禅法最常用的一种入止门径,称为“三世诸佛入道初门”,也是与气功功法最为相通的禅法之一。每一环节又包括修、证两法。按以上六个环节依序修习,称“次第相生六妙门”;若不按次第而选修,称“随便宜六妙门”。参见“六结意”条。

六脉

①指三阴三阳经脉。《素问·阴阳类论》:“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

②六种脉象。《难经·四难》:“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③两手寸关尺三部脉的合称。见《脉经》。

六律

古代的六个音律。

①通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

②由于律吕的发音,阴阳相生,左右旋转,能发出许多声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所以用六律来比拟十二经脉在周身循环的统一性。《灵枢·经别》:“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

③专指六阳律。把六阴律称为六吕。《灵枢·邪客》:“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六瘤

病证名。六种瘤肿之合称。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即肾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石瘤,参见瘤条。

《六醴斋医书十种》

医学丛书。清·程永培辑。刊于1794年。包括《褚氏遗书》、《肘后备急方》、《元和纪用经》、《苏沈良方》、《十药神书》、《加减灵秘十八方》、《韩氏医通》、《痘疹传心录》、《折肱漫录》和《慎柔五书》等。现存清乾隆、光绪两种刻本,和1925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六聚

六腑聚症之总称。《中藏经·积聚症瘕杂虫论》:“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后世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聚总称为六聚。

六经形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伤寒》。指中风病出现六经形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筋脉拘急等,属真中风,与无六经形证的类中风相区别。

《六经伤寒辨证》

伤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辑,林昌彝补方。刊于1873年。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采用归纳《伤寒论》原文等形式,介绍诸证的病因、病理和治法:并根据兼症、脉象的不同,对比所述证候的同中之异。嗣后林氏在此基础上汇辑了治疗方剂,并将全书予以补订,增加了有关温病、疫痧、霍乱等证治内容。现存初刻本。

六经皮部

人体体表按经脉划分的部区。见皮部条。

六经渴

症名。指伤寒六经病所见渴症。见《卫生宝鉴》卷十二。太阳渴,脉浮无汗,用五苓散、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汗,用白虎汤、凉膈散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小柴胡汤加瓜蒌根。太阴渴,脉细不欲饮水,纵饮唯思汤、不思水,四君子汤、理中汤之类。少阴渴,脉沉自利,猪苓汤、三黄汤之类。厥阴渴,脉微引饮,治当少少与滑石。

六化

气象学术语。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六华

穴位名。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见八华条。

六候

气功学术语。谓小周天一候(精炁循任督运行一周)所分的生药、采药、卯沐、进阳火、酉浴、退阴符等六个环节。六候中火候进退各有要诀。

六合

①四方上下空间。见《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王冰注:“六合谓四方上下也。”

②解剖结构名。经别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的六对组合,故名。见《灵枢·经别》即以足太阳经别、足少阴经别为一合,足少阳经别、足厥阴经别为二合,足阳明经别、足太阴经别为三合,手太阳经别、手少阴经别为四合,手少阳经别、手厥阴经别为五合,手阳明经别、手太阴经别为六合。

六腑以通为用

生理学术语。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如胃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三焦的通调水道等。要使六腑的出纳、消化、转输等主要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必须保持其通畅无阻。后世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对六腑病证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六腑所合

生理学名词。指六腑配五脏,表里相合的关系。《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六腑气

病证名。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的特征。《灵枢·九针论》:“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六腑腹胀

病证名。由于腑气失调引起的腹胀。见《症因脉治》卷三。胸前胀满,妨于饮食,为胃胀。肠鸣而痛,濯濯有声,为大肠胀。小便时赤,小腹胀满,为小肠胀。气癃溺涩,小腹胀急,为膀胱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为三焦胀。胁肋作痛,口苦太息,为胆胀。多因饮食不节,酿痰成积,湿热壅阻,气滞不通所致。治宜通调腑气。胃胀宜平胃散,大肠胀宜枳壳化滞汤、导痰汤,小肠胀宜木通饮,膀胱胀宜五苓散,三焦胀宜枳壳青皮饮,胆胀宜柴胡清肝饮。

六腑

①人体器官名。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灵枢·本脏》:“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②推拿部位名。出《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小儿按摩经》谓位于前臂屈侧尺侧边,自肘至腕一线;《幼科铁镜》则谓位于前臂伸侧,自肘至腕一线。常用推法。旧法强调:男儿在左臂自肘推至腕,称退下六腑、性凉,主泻。女孩则在右臂自腕推至肘,称推上六腑。现不分男女,皆推左手,取退下六腑之法。治脏腑热,遍身潮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神志昏沉,热泻等症。

六府胀

指胃胀、大肠胀、小肠胀、胆胀、膀胱胀、三焦胀。见《医钞类编》卷九。

六缝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手掌侧第二、三、四、五指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各一穴(即四缝穴),及拇指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和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各一穴,每手六穴,左右计12穴,主治疳积、疔疮等。直刺0.1-0.2寸。

六不治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提出的医疗主张。扁鹊认为:人的病证在六种情况下不能治好或者不予治疗,即“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等,是为六不治。这也就间接地强调了医患合作的必要性。

六变

①脉学名词。指脉象的急、缓、大、小、滑、涩所反映五脏的六种病理变化。见《灵枢·邪气脏府病形》。

②指八纲中的寒、热、虚、实、表、里。

柳州医话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一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评。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中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复加评按而成。魏氏按语对各家医案的审证制方多有评论,并指出其利弊得失。王士雄则在中肯的评论中更为补充发挥。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柳选四家医案》

书名。清·柳宝治选评。刊于1904年。本书系柳氏选取清代四位医家治案,分类编辑而成。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条。柳氏按病类拟定总目,下据不同的病证又分若干子目,便于读者查阅。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理、法、方、药较为完备。按语简明中肯,有一定见解。现存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柳樊邱

明代医家。字可封。贵溪(今属江西)人。擅长痘科,治病多效。曾着痘疹专着,后经谭起岩整理成《痘疹神应心书》二卷。

柳宝诒

清末医家。字谷孙。江苏江阴人。学说渊博,医名更着,尤长于诊治温热证,为一时名医。曾采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和张仲华诸家医案,编撰成《柳选四家医案》(1904年刊),按病分目,并加按语,分析病机,处方颇为理致,为医家所推崇。另撰《温热逢源》三卷,《素问说意》、《惜余医话》四卷。弟子众多,多有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