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第九篇

浏览 1399

喘证

证名。简称喘,亦名喘逆、喘促、喘息。以呼吸急促为临床主症,其发病与肺肾关系密切,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见《类证治裁·喘证论治》)。喘证颇多危急病情,须辨证精确,治疗及时。大要分为实喘与虚喘两大类。实喘的基本病理属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肺。”(见《灵枢·五乱》)如外感六淫,水饮痰浊壅阻于肺,使肺气失于宣降,此为实喘。禀赋虚弱或元气亏损,使“肺主气”的功能明显削弱,以致肾不纳气,则为虚喘。实喘以祛除病邪为大法,虚喘当补元摄纳为主。不少患者,久病喘证,元气已损,兼有病邪(痰浊、水饮、气壅)者,属于虚实夹杂之证,治宜兼用扶正与祛邪二法,通常在发病时,先以祛邪为主;邪去大半,则以扶正法为主。喘证发作,每兼咳嗽,亦须喘、咳同治。如喘而声高气粗,喉中痰鸣,声如拽锯者,称之为哮喘,简称为哮。喘证治法,可参见喘条。除药物治疗外,亦可配合针、灸、外治和药物穴位电离子透入法。至于虚喘、实喘,又可因为病因、证候、体质等不同情况而分为多种证型。详参有关条目。

一种治法。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下行的药物称为串药,使用患药的治疗方法叫串。串药多具有泻下作用。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清·赵学敏《串雅内编》、《串雅外编》汇集了走方医的医术方药,并以“串”为书名。

串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胸壁而游串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又名老鼠钻,游走血脾痈(均见《证治准绳·外科》)。多因七情郁结。积愤而成火毒,遇气血虚而发。初起多见于胸胁,证见漫肿,肌肤皮色正常,无顶无头。其发多先见一处,渐有邻近者发至二、三处者,或见扩散缠绵于一者。若成脓溃破,其间多相互串通,疼痛多牵胁引背,病势日重。治宜清热解毒,或补益气血。内服于早期可选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理气之药,或按证选用紫金丹。若体尚健壮者,可考虑用一粒金丹;若老弱气血虚者,则应选用黄芪木香散补托之。其疮面红活者,治同外痈;若脓稀久治不愈者,治参流痰之类。本病相当于胸壁结核病,或为肋骨结核病等。

串臀漏

病名。肛门漏管之串及于臀部者。《外科大成》卷二:“串臀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即复杂性肛漏。

病名。皮肤感染与肌肤创伤等之总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五常政大论》:“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

①疮疡之简称。《外科启玄》卷一:“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

②泛指皮肉外伤而言。《外科启玄》卷一:“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疮也”。如金刃所伤之刀疮、金疮即是。

③一切痈疽、皮肤病的通称。《外科启玄》卷一:“疮之一字,所包括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一止大概而言是也。”

疮闭咳嗽

病名。由疮疡蕴毒,内攻于肺所致的咳嗽。《杂症会心录》卷上:“疮闭咳嗽,皮毛之毒内攻肺脏,肺受毒害也。”证见外疮虽没,而内毒更烈,通身肌肉浮肿,咳嗽喘促,胸满壅塞,不能平卧,痰鸣鼻动,小便短少。急宜救肺,兼以解毒,加入鲜发之物托毒外出,用保金宣毒饮等。参见咳嗽条。

疮痘入目

病名。指痘疮之毒误入眼内而生眼疾者。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证治可参见该条。

疮恶肉

证名。指疮疡周围异常增生之生肉芽组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诸疮之痈疽,……久不瘥者,多生恶肉,四边突起。而好肉不生,此由毒热未尽,经络尚壅,血气不到故也。”参见胬肉条。

疮家

①指久患疮疡者。疮家忌用汗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疮家身虽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②疮,通创。指创伤失血者。其临床治疗亦不宜发汗。

疮痂

见《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

疮口不合

病证名。指疮疡溃后久不敛口。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多因正虚邪恋所致。证见脓水清稀,脉虚神疲者,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汤;如形瘦色悴,口干咽燥,舌红脉数者,应滋补肝肾,以六味地黄丸加减;若疮口肉色晦暗,肢冷自汗,脉细微,舌淡苔薄者,宜用桂附八味丸培补肾阳;若见脾胃虚弱,食欲欠佳者,可用四君子汤健脾养胃;若疮口脓血将尽,腐肉已脱,治宜生肌收口,外敷用药亦应审辨伤口,分别使用去腐、去腐生肌、生肌等不同药贴。如红升丹、白降丹、生肌散、八宝丹等。

疮痨

病名。

①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蜣螂蛀。类似指骨结核。参见蜣螂蛀条。

②指因久患疮疡致使人体正气虚衰,出现痨损症状者,俗名疮痨。

疮疡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四之气,寒雨降……痈肿疮疡疟寒之疾”。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后世将外科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以致气血凝滞而成。疮疡包括了体表上的肿疡及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及有关皮肤病的内容。证治详见各条。

疮疡辨半阴半阳证

指辨识疮疡之属于半阴半阳证者。见《外科正宗》卷一。该证的特点为:疮疡漫肿不高,似阳证而又不甚焮热肿痛,似阴证而又不甚木硬平塌;微红微热,似冷而非冷,不肿而实;似热而非热,虽肿而实虚,痛而无脓,肿不易消,不易溃脓;溃脓后仍痛,疮口闭合迟缓。治疗中若阳证渐增,则预后尚佳;如阴证渐增,则属难治。调治此证应争取从阴转阳,防止阳证转阴。

疮疡辨表里

疮疡诊法之一。见《外科枢要》卷中。《外科启玄》卷三:“夫疮之始生,有表复有里,表里相兼,当诊其脉,浮沉之间,别其表里之虚实。有表多而里少;有里多而表少,以防风通圣散、千金漏芦汤内,当消息表里多少,而药亦随之表里多少加减得宜。”

疮疡辨经络

疮疡诊法之一。见《外科启玄》卷一。该诊法根据所患疮疡的部位及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来推断疮疡属何经络,以便分经用药。如阳明经多气少血,如疮生手、足阳明经部位,则易收口;太阳、厥阴经多血少气,如疮生手、足太阳经和厥阴经部位,则易下陷,治疗时应注意托里;少阳、少阴及太阴经多气少血,如疮生于手、足少阳、少阴、及太阴经部位上,不易收口,应着重补阴养血。疮疡诊治中辨经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在治疗时可根据疮疡所属经络选用适当的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详见疮疡随经用药条。

疮疡辨脉

疮疡诊法之一。指辨疮疡时出现的各种脉象。论述疮疡脉诊较详细者应推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及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归纳疡科脉象有: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洪、弱、微、伏、缓、紧、牢、芤、弦、短、散、虚、实、细、促、结、代等二十五种,以前八种为常见。浮脉:未溃见之为表证,溃后见之为气泄;沉脉:未溃见之为邪气深,溃后见之为余毒在内;迟脉:未溃见之为寒为虚,溃后见之为脓毒外泄,邪去正衰;数脉:未溃见之为病进,为热盛,若兼洪脉为脓成,溃后见之难愈;滑脉:未溃见之为热,溃后见之为虚热,邪未退;涩脉:未溃见之为气滞,溃后见之为血虚;大脉:未溃见之为邪盛正实,溃后见之为病进;小脉:主气血两虚。一般在未溃之前邪气盛实,多见有余之脉,如浮、数、滑、大等;已溃之后邪去正虚,多见不足之脉,如虚、弱、细、缓等。

疮疡辨脓

疮疡诊法之一。出《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历代医家论述疮疡辨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凡疮疡患者,如脉紧数或迟,患部按之微热微红坚硬,按之痛不甚,指起不复(无应指感)者,为脓未成;脉数,患部发热,按之疼痛,指起即复(即应指)者,为脓已成。

②辨脓深浅。如肿块高突,中有软陷,其上薄皮剥起,焮热发红光亮,轻按便痛而应指者,为脓浅;肿势平坦,漫肿坚硬,皮色不红不热,或微红微热,指按隐隐软陷,重按方痛者为脓深。

③凭脓液的质、色、气、味辨别毒邪之盛衰,正气强弱。脓色黄白或如桃花,质稠,明净而润泽略带腥味者为顺,表明正气足为佳象;如脓色晦暗污浊,质稀,味腥秽恶臭者为逆,表明毒气盛,正气虚。

疮疡辨痛

疮疡诊法之一。见《外科启玄》卷一。该法可用以判断疮疡的深浅、轻重、虚实。疮疡疼痛的发生,为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所致。临证应辨疼痛的性质:如先肿而后痛者,其病多浅在肌肤,先痛而后肿者,其病多深在筋骨。痛而喜按,按则痛减者为虚痛;痛而拒按,皮色青紫者为实痛;皮色不变,痛有定处,酸痛而不热,得暖则痛减者为寒痛;皮色焮赤,灼热疼痛,遇凉则痛减者为热痛。

疮疡辨虚实

指识别疮疡之属于邪实或正虚之证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大凡疮疡初起即见患处肿块坚硬,焮红壮热,溃后脓稠,口渴便秘,脉洪大者为实证。如初起患处漫肿,质软,局部温度不高,溃后脓水清稀,疮色晦暗,精神不爽,肠鸣泄泻,小便自利,手脚并冷,脉弱者为虚证。

疮疡辨阳证

指辨识疮疡之属于阳证者。见《外科正宗》卷一。该证特点为:疮疡起病急,患处高肿局限,焮赤疼痛,色红活润泽,七日内肿不消则成脓,溃后脓稠色润,易消,易溃,易敛,病程短,并常伴形寒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脉洪数而有力等。此外,患者精神、食欲尚可,预后较佳。

疮疡辨痒

疮疡诊法之一。痒是指发生在皮肤上一种不适的感觉。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根据疮疡发展的不同阶段古代医籍记载疮疡见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凡肿疡初起,皮肤患处即见作痒者,为风热相搏;②如溃后作痒者,轻由脓沤,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所致;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属脾湿,津血者为脾燥;④如病势近愈,疮口将敛作痒者,为血气渐充,以示肌肉生长,其痒如虫行者为善。

疮疡辨阴证

指辨识疮疡之属阴证者,见《外科正宗》卷一。该证特点为:疮疡起病较缓,疮形平塌散漫,不疼或隐痛,或抽疼,皮色不变,或紫暗或沉黑,不热或微热;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溃则脓水清稀,脉沉细而无力。此外,还常伴见全身疲乏,面色(白光)白,自汗,盗汗,纳呆等气血双虚的证候。

疮疡补法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集验背疽方》。此法适用于疮疡溃后,毒势已去,正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临床可随证选用,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气血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中气不足者用补中益气汤。但疮疡溃后,毒邪未尽者,当宜托里之法,使用本法宜审慎。

疮疡掺药法

外治散剂用法之一。药物直接撒用于伤口之方法。见《理瀹骈文》。具体用法:按成方药物比例配伍,将有关药物研成极细粉备用,用时使药粉直接接触疮面发挥作用。临床依据疮疡性质、发病阶段和药物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消散、拔毒、去腐、生肌、止血、平胬等数种。临证常针对病情,选取一种,撒于油膏中,或直掺疮面,或掺附在纸捻上,插入疮口内,常用有桂麝散、红灵丹、五五丹、生肌散、如圣金刀散等。

疮疡大便不通

病证名。即患疮疡期间兼见大便秘结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若疮疡焮红头痛,脉洪数实大而见便秘者,则属实热之证,宜泻热通下,方用内疏黄连汤加味;若溃后脓血较多,使肠失濡养而致便秘,脉微芤数者,则虚象之征,宜补虚润下,方用八珍汤加麻仁或猪胆汁导之。

疮疡大便泄泻

病证名。即患疮疡期间出现大便泄泻。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其病多因过食寒凉之剂,或因贪凉饮冷损伤肠胃所致。此外另有兼患脾虚下陷不能升举,或命门火衰不能暖土而泻者。治宜温脾止泻之剂,可选托里消毒散加减内服,或香砂六君子汤。证治可参见泄泻条。

疮疡发寒热

病证名。疮疡患者兼见发热恶寒者。见《外科理例》卷一。多因荣卫不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方用葛根汤,或升麻汤;若脓已成而见寒热者,则多为气血虚衰所致。治宜托里调补气血为要,方用四君子汤,加桂枝倍黄芪,或托里消毒散倍用生黄芪。

疮疡发痉

病证名。疮疡患者并发痉症者。见《景岳全书》卷四十六。多因失血过多或热毒伤阴,筋失所养或疔疮走黄、或痈疽内陷而致。证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腰背反张等,属疮疡之一种危候。治宜审慎辨析因证,参阅有关各条,遣方用药。

疮疡烦躁

病证名。疮疡病兼见烦躁证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痈由寒搏于血,血涩不通,而热归之,壅结所成。热气不能宣泄,内熏五脏,故烦躁而渴。”临床应辨证施治。

㈠若属热毒内攻,证见烦躁发热口渴,脉数而实者,宜清热解毒除烦,用内疏黄连汤、金银花散加连翘、山栀等。

㈡如血脱发躁,证见烦热口渴,面红目赤,脉大而虚者,可用托里消毒散去白芷、连翘、金银花,加当归、生黄芪;若不应则再用当归补血汤。⑶如气脱烦躁,证见身热恶衣,欲坐卧凉水中,脉沉微者,宜托里消毒散去白芷、连翘、金银花,加肉桂、附子,或用附子理中汤。

疮疡关节

外科疮疡诊断术语。用以为判断疮疡化脓时间者。出《外科正宗·痈疽治法总论》。卷一:“关节者,阳疮以十四日为关,阴疮二十一日为节。此时务要出脓,势定不可过攘,但脓出方自腐脱,腐脱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敛,收敛方自疮平,此为疮之关节,亦由次序来也。如期不得脓者,后必便有变生为一关顺,后必多顺,一关逆后必多逆,以此观止,不可不察也。”按此所述之规律,临证可作参考,不可拘泥。

疮疡和营法

疮疡内治法则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运用调和营卫,促使经络疏通,以达消肿止痛目的之方法。该法适用于痈疽初起,且多与它法并用。如和营祛瘀宜用活血散瘀汤;养血和营用桂枝加当归汤等。

疮疡解表法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汗之则疮已”。即在疮疡初起之时,约七日之内,如尚未成脓破溃,正气未虚而兼有表证者,可应用解表药物,使毒邪随汗而泄,疮疡得以消散。临床应辨寒热,分别采用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法。辛凉方剂有蟾酥丸、银翘散、万灵丹等,辛温方剂则有荆防败毒散等。如病者正虚明显,此法则当慎用。

《疮疡经验全书》

外科著作。十三卷(又有六卷本,内容全同)。又名《窦氏外科全书》,旧题宋·窦汉卿撰,实为1569年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外科诸书而成。卷一咽喉牙舌毒;卷二发胸面部疽毒;卷三胸腹腰肋痈毒;卷四手腕发背、疔毒;卷五串毒、便毒、骨疽;卷六腿膝足部及诸瘤毒;卷七大麻疯、疳毒、痔漏;卷八痘疮形症;卷九灸治、开刀法、消托汤散膏丹;卷十用药,脉诀·五脏图说、决生死治法;卷十一杂症奇方;卷十二怪症及小儿杂症;卷十三霉疮。本书内容庞杂,不限于外科疮疡。他如五官科、皮肤病科、小儿科、诊断学及解剖学等也有论述;又全书多系部分地或全篇地辑录他书,且未标明出处,故显得比较零乱。但作为临床参考,可以借鉴。现存明刻本和十余种清刻本。

疮疡灸法

疮疡外治法之一。疮疡之灸疗法。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该法即借助直接艾灸或隔药艾灸热力及药物作用以达疏通经络,散结拔毒之目的。凡属疮疡不论阴证、阳证,在初期均可使用之。《太平圣惠方》:“认是疽疮,便宜灸之,一、二百壮”,《外科精义》卷上有:“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若其疮痒,宜隔豉饼子灸之……弥佳。”具体用法有三:⑴直接灸:纯用艾柱或其他药物直接放置患处灸之;⑵隔物灸:将药物(如豆豉、附子、姜、蒜等)捣成饼或切片放置疮上,在其药物上方用艾炷灸之;⑶用药、艾卷置患处适当距离燃灸,古人又称此灸法为雷火神针。详见该条。

疮疡科

明、清时期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其中疮疡独成一科,清代沿袭,也设有此科。疮疡科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病。参见十三科条。

疮疡麻木

证名。疮疡病兼见局部麻木之证候。《外科启玄》卷一:“疮疡麻木而不知痛痒者,是气虚而不运,又兼疮毒壅塞,经络不通,致令麻木而不知有无也,亦分轻重耳。盖麻者木之轻也,木者麻之重也。……大抵未溃之先有麻木者,毒塞轻重之分也;已溃之后有麻木者,乃肌肉腐烂,血气已亏,是虚之轻重也。”

疮疡内托法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之大法则之一。又名托里法、托法。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凡为疮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一。该法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补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临床运用可分为两种:

①托毒透脓法。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衰,尚未溃破者,治宜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白芷、皂角刺等药。常用方如透脓散。

②补托法。适用于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溻,根角散漫,难以破溃,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伴见身热,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脉数无力等症。治宜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

疮疡内消法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外科精义》卷上:“《内经》谓治病必求于本,盖疮疽本乎中热之郁结不通也,其风邪寒气所聚也,治之宜温热之剂和血令内消也”,“夫痈疽丹肿,结核瘰疬,初觉有之,即用内消之法”。该法指疮疡初起尚未成脓,用内服药促其消散的治疗方法。临床须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里实者配以疏利通里;气滞者行气;血瘀者活血消肿;寒邪凝结者以温散为主。详见疮疡解表法、疮疡清热法、疮疡通里法、疮疡行气法、疮疡和营法、疮疡温通法等条。

疮疡呕吐

病证名。即生疮疡期间出现呕吐症状。见《集验背疽方》。疮疡兼见呕吐,证见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方以黄连解毒汤为主;喜热恶寒而呕者宜养胃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脉实便秘而呕者宜泻火,可用内疏黄连汤,脉细肠鸣腹泻而呕者则应托里温中,方用托里温中汤。治需灵活辨证,不可拘泥于毒气内攻之一端。

疮疡清热法

疮疡内治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凡属疮疡阳证大多与热毒有关,故不论其初起、成脓、溃后、凡具有实热火毒之证者,如局部红、肿、热、痛,溃出脓稠,同时兼见发热,烦躁,口渴,脉数,舌红或绛,苔黄者,甚至神昏谵语,均可应用寒凉药以清之。但临证应有区别,如热在气分者,可用苦寒泻火法,选用黄连解毒汤之类;而热在血分者,则用凉血清热法,选用犀角地黄汤之类。

疮疡生胬肉

证名。指疮面肉芽组织增生,久不愈合之病证。见《外科启玄》卷十一。又名蠹肉。多因疮口换药不及时或局部用药不当刺激疮面所致。治疗可用乌梅肉捣烂敷贴;或乌梅烧灰,加少量轻粉外用;或用远志末酒调涂之。或可考虑手术治疗。

疮疡疏通法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今称通里法。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应用泻下药物,使蓄积于脏腑的毒邪得以疏通排泄,以促进疮疡治愈的方法。该法适用于疮疡初、中期,内蕴热毒较盛者,方剂可选用内疏黄连汤等。若阴虚火旺,胃肠失于濡润者,则用润肠汤。年迈体弱及孕妇慎用。

疮疡四肢厥逆

病证名。《证治准绳·外科》卷三。指疮疡患者出现四肢厥逆证候。临床又有寒厥与热厥之分。如肾阳虚衰,不能温煦四肢者,可导致寒厥。证见四肢逆冷过于肘膝,严重者指甲青紫,脉沉微细,疮亦灰白下陷。治宜温阳补虚解毒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去连翘、银花、加桂附等。热厥之证,虽然证见四肢厥冷,但指甲尚温,且冷不过肘、膝,脉来沉实,大而有力,疮面则见紫暗干枯。热厥多因热毒内盛,阳气郁结所致。其治宜清热解毒,活血疏郁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合四逆散加减为佳。

疮疡随经用药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见《外科辑要》。在疮疡治疗中,常根据疮疡所生部位,辨其属何经络,在内治方药中加用引经药物,促使药力直达病所,为传统用药经验之一。临床中根据疮疡在人体发生部位的不同,各经用药如下:太阳经,上加羌活,下加黄柏;阳明经:上加白芷、升麻,下加石膏;少阳经,上加柴胡,下加青皮;太阴经,上加桔梗,下加白芍;厥阴经,上加柴胡,下加青皮;少阴经,上加独活,下加知母。(注:上指手经,下指足经。)

疮疡温通法

疮疡内治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属阴寒之证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应使用温经通络的药物,以促使阴寒凝滞之邪消散。临床常用方有,内服如阳和汤、独活寄生汤,外用有阳和解凝膏等。

疮疡小便不利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疮疡患者小便不利之病证。证见疮疡病人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所致,治宜清热利尿,选方八正散加减内服;若因病久耗阴竭液而致,则见茎中涩痛,小便短赤者,治宜补肾行水,可选用肾气丸加减内服。或补中益气汤加山药、麦冬、五味子。本病证应注意慎用渗利之药。

疮疡行气法

外科疮疡内治法则之一。见《疡科选粹》卷一。疮疡初起,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据此,疮疡内治多重行气之法。故临床常与其它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如以行气为主配合它法,或以它法为主配合行气。常用方如逍遥散、舒肝溃坚汤,药物有青皮、陈皮、枳壳、香附等均可随证选用。

疮疡阳气脱陷

病证名。疮疡兼见阳气脱陷之病证者。见《外科枢要》卷一。该证多因患疮疡期间过用攻伐之剂,或脓血排泻过多,或因患者过度吐泻,致使体内精血消耗,阳气虚竭而发。证见畏寒头痛,咳逆呕吐,耳愦目蒙,小便短少,泻利肠鸣,里急腹痛,阳缩冷汗、牙齿浮动,肢体麻木,关节酸痛,四肢厥冷,或咬舌齿唇,舌根强硬等,属阳气脱陷之真寒证。或证见发热头痛,小便淋涩,自汗,便血,目赤烦喘,头晕体倦,气短热渴,含水不咽,身热恶衣,扬手掷脚,汗出如水等无根虚火之假热证。二者均宜以回阳、益气、固脱之法,选用参附汤以急救之。

疮疡止痛法

疮疡治法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夫疮疽之证候不同,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世人皆谓乳、没珍贵之药可住疼痛,殊不知临证制宜,自有方法。盖热毒之痛者,以寒凉之剂折其热,则痛自止也;寒邪之痛,以温热之药熨其寒,则痛自除矣;因风而有痛者,除其风;因湿而痛者,导其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因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溃者,引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秘涩者,利之。临机应变,方为上医。不可执方,而无权也。”临证中当详审因证,细辨脉治。

疮疡作渴

病证名。指患疮疡兼见口渴欲饮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一。《外科枢要》:“疮疡作渴若焮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内脏热也,用四顺清凉饮;焮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命饮;漫肿微痛者,气血虚壅也,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火消灼而津液短少者,用竹叶黄芪汤;若因胃气虚而不能生津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胃气伤而内亡津液者,用七味白术散,若因肾水干涸作渴或口舌干燥者,用加减八味丸”。若疮疡兼糖尿病(消渴),或糖尿病而生疮疡者,皆应审慎之。

疮肿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外科。早在唐代,太医署就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科。疮肿科主要负责跌打损伤、疔疮肿疡等方面疾病的医疗任务,因此,大致相当于现在外科(包括正骨、皮肤科)的医疗任务。宋之沿袭此制,但已专设正骨或金镞等科,疮肿科的医疗范围相对缩小。到了明、清时期,正骨(或接骨)与金镞各独立成科,疮肿科又改称疮疡科。此时正骨和外科的部分功能转移至正骨和金镞科。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疮肿科改称外科。

窗笼

人体部位名称。

①系指耳。《灵枢·卫气》:“窗笼者,耳也。”

②系指听宫穴。《针灸甲乙经》:“窗笼者,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③指耳中。《灵枢·根结》:“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窗聋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天窗。见该条。

吹喉法

喉科外治法名称。即将药研为极细末,吹于咽喉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常用之吹喉药有冰硼散、清咽利喉散、锡类散等。

吹花癣

病名。系指生于颜面的一种糠疹。出《疡科选粹》卷六。又名桃花癣。多发于春季,妇女多见。外用三黄洗剂,或消风玉荣散外搽。

吹妳

病名。乳痈之早期证候。出《肘后救卒方》卷五。妳,乃奶之异体字,吹乳之又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一:“夫产后吹妳者,因儿吮妳之次,儿忽自唾,鸣气不通,乳不时泄,蓄积在内,结成肿,壅闭乳道,致使津液不通,腐结疼痛,名曰吹妳。”证治参见乳痈条。

吹乳

病名。乳痈证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引《养生方》云:“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名吹乳,因喜作痈。”系指伤风或因儿饮口气所吹所致之乳肿胀,相当于乳痈之早期证候。《校注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产后吹乳,因儿饮口气所吹,令乳汁不通,壅结肿胀,不急治多成脓,速服栝楼散及敷南星,更以手揉散之”。又名产后吹乳。吹乳在临床在临床上有内吹、外吹之区别。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剂,内外治法参乳痈条。

吹舌喉风

病名。系指喉下及腮下俱肿,舌卷硬顶上腭;咽喉肿痛难咽的病证。见《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此症因感受风热,或劳力,或饮酒厚味,或郁怒而生。治宜疏风解毒,消肿利咽。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减治疗,或刺少商出血。

吹药

治疗学术语。指用喷药器或消毒细竹管装药吹入人体孔窍的一种外治法。如将冰硼散吹入口腔咽喉,或将一些药物研末吹入鼻腔或耳内等部位,治疗局部病变。

垂浆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参见该条。

垂角

垂,耳垂;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垂帘膜

病证名。系指赤膜从上生而下遮黑睛的病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详见赤膜下垂条。

垂帘下膜症

病证名。系指黑睛上有白膜翳生,下有黑珠如蛾眉之样,视物时明时暗的病证。见《眼科捷径》。参见垂帘障条。

垂帘翳

病证名。系指赤膜下垂的病证。《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见赤膜下垂条。

垂帘障

病证名。系指风轮生障,如帘垂下,其色白的病证。出《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赤膜下垂条。

垂头生

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

垂腴(yú俞)

指脂肪丰厚而下垂。《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垂珠痔

病名。肛门痔之垂下如珠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其形垂下如珠。”证见肛门内、外痔,形如鼠乳,质软红润,下垂如珠。相当于直肠息肉,或乳头状瘤,或皮赘之外痔。治宜手术切除。

捶法

推拿手法名。用拳或手掌尺侧部有节奏地击打治疗部位,用力较击法轻。一般用双手交替起落捶击。《石室秘录·摩治法》:“手足疼痛者……轻轻捶之千数。”

顀(chuí,音垂)

与椎通。脊柱骨的分节。

顀尾

指尾骨。见李潆《身经通考》。

春分

①气象学名词。二十四节气之一。

②春天宜用的针刺部位。指左胁。古人认为人之形体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春分应左胁。《灵枢·九针》:“左胁应春分。”《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

春脉如弦

脉学名词。指脉应四时之象。春季阳气升发,脉象呈流畅柔和而挺直之弓弦状。《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春秋

指年龄。《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春水杨波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类似今之炎性角膜突出。多因火邪上蒸、胆火内逼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春温

病名。冬受寒邪,至春而发的温热病。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将之归于伏气温病。以初起即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治宜清泄里热为主,主用黄芩汤。兼恶寒头痛者,治宜表里两解,用葱豉桔梗汤加黄芩。热入阳明,壮热口渴,汗多,脉洪大,或潮热谵语,腹满便秘者,治宜清气泄热,或攻下泄热,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热入营血,或伤阴动风,参用风温治法。《增补详注温病条辨》卷一:谓本病属新感温病。《时病论》谓因新感外寒触动伏气而发。《类证治裁·温症》谓或引动伏邪,或乍感异气,当春而发。参见伏气温病、新感温病、风温等条。

《春温三字诀》

温病著作。一卷。清·张汝珍约撰于1861年。书名“春温”,实际上论述以风温为主,作者用三字诀加注的形式,阐析其证治。对于风湿病的病因、病机、病证以及辨证施治予以全面论述。1935年张骥将本书所提到的温病常用治疗方剂20首,编成七言歌诀,题名《春温三字诀方歌》,介绍其主治、方义及加减法。现存清刻本。

春夏养阳

养生术语。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应中规

脉学术语。脉应四时之象。春季脉象应圆滑流畅,如圆规一样。《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春应中规。”王冰注:“春脉软弱软虚而滑,如规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应中规。”

春月咳嗽

病证名。春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治春月咳嗽,若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者,用金沸草散。肺虚风袭,咳嗽声重,身热头疼者,用局方消风散。肺有火,腠理不闭,风邪外乘者,治宜解表兼清肺火。肺受邪,不能输化,小便短少,皮肤渐肿,咳嗽日增者,用六君子汤以补脾肺,六味丸以滋肾水。《温热经解》:“春咳嗽者,风气通肝,人气上升,法当清解,加减桑菊饮主之。”《类证治裁·咳嗽》:“春季咳呛,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栝蒌仁之属。”参见风寒咳嗽、咳嗽条。

纯白小舌

病名。系指悬雍垂发白软大肿痛的病证。见《喉科秘钥》卷下。多因胃家积毒所致。证见悬雍垂部呈现白色膜,肿胀疼痛,柔软。治宜先服玉枢丹,继服清胃散等。

纯阳之体

生理学名词。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颅囟经》:“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医学源流论》:“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阳药物。但《温病条辨》提出异议:“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口唇,口腔周边赤色部分肌肉组织,属于脾之外候。有辅助发音、进食、保护口齿等作用。《灵枢·本脏》:“唇坚者,脾坚。”《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忧恚无言》:“口唇者,音声之扇也。”

唇疮

病名。又名唇胗。

①指脾胃积热上攻于唇而发的口唇疮疡,时流黄水,或痒或痛。治宜清解脾胃积热,如泻黄散等。

②指小儿疳(匿虫)所致口唇生疮。

③指伤寒狐惑所致口唇生疮,多伴有眼及外生殖器、肛门等疮疡。类似今三联综合征。

唇疔

病名。系指疔生唇上,症见初起如粟如芥,形小根深,周围有红肿根盘,自觉麻木痒痛,伴壮热烦渴、二便不利。多由脾胃二经火毒上冲所致。治宜凉血泻火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及犀角地黄汤,外用蟾酥锭。切忌挤压碰撞,以免疔毒走黄。

唇反

病状名。口唇外翻的症状。为脾气衰败的表现。《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反者,肉先死。”

唇风

病名。又名唇瞤、唇颤动。见《外科正宗》卷四。症见初起红肿发痒,继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风胜过燥,则口唇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瞤动不止。多因胃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日久化燥生风。治疗:初宜疏风清热,表里双解,内服防风通圣散,日久宜养血祛风,可内服:补血汤或四物汤加蝉衣、僵蚕、全蝎。外搽黄连油或紫归油频搽,或冰硼散调水或油擦唇部。似今之剥脱性唇炎。

唇槁

病状名。口唇焦干,无津无泽。属于热盛津伤的证象。《灵枢·刺节真邪》:“阳气有余则外热,……舌焦唇槁,腊干嗌燥。”

唇槁腊

证名。出《灵枢·寒热病》:“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即指热病伤阴所致唇干枯槁之候。治宜滋养津液,兼以清热为主。

唇缓舌强

证名。属中风症状之一。即口唇弛缓,舌动謇涩,常伴语言不利。《类证治裁》卷一:“唇缓舌强者,解语汤。”

唇甲青

证名。口唇指甲泛现青紫的病色。或因阴寒内盛,血脉凝滞,或因热毒入里,见于热厥之证。《伤寒绪论》卷下:“唇甲青,色之青者为害,赤者为热,以寒中于里,则血脉凝滞,不能荣行于外,所以唇爪青黑也。若热毒流入于里而为热厥,则唇甲亦青,但青中必带深紫,与阴寒之青黑不同。”见于心、肺严重疾患有明显缺氧者。

唇睑相邀

病证名。指中风后出现口唇歪斜、眼睑下垂,并同时出现抽动的病证。出《目经大成》卷二。参见风牵?斜条。

唇焦

证名。口唇泛现焦黑色之证。由瘀血、食积、热病伤津所致。《医学入门·伤寒杂症》:“无寒热而唇焦者,多因血瘀。”《温热经纬》卷四:“唇焦大渴,津液耗伤,清化为宜。”《伤寒温疫条辨》卷二:“唇燥裂,唇焦色,口臭,鼻孔如烟煤,此胃家实,多有此证急下之。”瘀血者,治宜活血化瘀,用鳖甲煎丸等;胃家实者宜下之,选用承气汤之类;热病宜清之,用冬瓜煮汤代茶煎药,或五汁饮加黄芩等。

唇紧

病证名。见《沈氏尊生书》。又名口紧、口唇紧缩、撮口、沉唇。症见唇口肌肉紧急,难于开合,不能进食,小儿为病,不能吮乳。由风痰入络引起。治宜祛风涤痰,用牵正散加胆星、竹沥。外用紫金锭磨水涂擦。

唇疽

病名。又名唇口疽。即指口唇上下所生之疽疡,紫硬木痛。多由脾胃积热上攻而成。其治之初起宜散而消之,仙方活命饮加减。渐大而里热盛者,宜清而消之,服内疏黄连汤加减。外治初以冲和膏掺阴毒内消散,热盛而大可敷紫金锭磨水涂之。

唇菌

病名。即茧唇。指口唇肿起,翻突如菌状,伴疼痛,破溃出血不止。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多由心脾热毒所致。似今之唇癌。详参茧唇条。

唇口蠕动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唇口蠕动。唇为脾之华,脾虚则唇口蠕动。治宜补脾健胃,用七味白术散。

唇口瞤动

证名。口唇颤动不能自制之证。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嵩崖尊生书》卷六:“唇瞤,唇动不止也,属肝风。柴胡、防风、荆芥、山栀、薏苡、赤小豆、生甘草、当归。”《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有唇口瞤动,或生核者,宜苡仁汤。”血虚风燥者,用四物消风散。久病脾虚不能收摄者,治宜补中健脾。